指菩薩化導衆生證入正道之四種法門。據大寶積經卷十叁載,即:(一) 入禅思門,謂菩薩將說法時,先入禅定觀察衆生之根器,以便應機教化。(二)入智慧門,謂菩薩將說法時,以智慧照了義理,令聞者生法喜之心。(叁)入總持門,謂菩薩將說法時,于諸善法持而不使忘,于諸惡法持而不使生,以此能令衆生生善斷惡。(四)入辯才門,謂菩薩將說法時,于諸佛法義,辯說無礙,開發一切衆生之心,令皆入正道。
(名數)菩薩有四事之入法門:一入禅思門,菩薩將說法,先入禅定觀察衆生之根器也。二智慧門,菩薩將說法,以智慧照了義理,令聞者生法喜之心也。叁入總持門,菩薩將說法,于諸善法持而不使忘,于諸惡法持而不使生,以此心生衆生之善,遮衆生之惡也。四入辯才門,菩薩將說法于諸佛法義辯說無礙,開發一切衆生之心,令皆入正道也。見大寶積經十叁。
入禅思門、入智慧門、入總持門、入辯才門。入禅思門是菩薩將要說法時,先入于禅定以觀察衆生的根機;入智慧門是菩薩將要說法時,先以智慧照了義理,以令聽者生起法喜的心;入總持門是菩薩將要說法時,對諸善法持之不使忘失,對諸惡法持之不使産生,以此心生衆生之善及遮止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