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作佛心印。禅宗認爲,依語言文字無法表現之佛陀自內證,稱爲佛心。其所證悟之真理,如世間之印形決定不變,故稱爲心印。不依文字即可見性(悟自己之本性),稱爲傳心印。[黃檗傳心法要卷上、傳法正宗記卷二、祖庭事苑卷八]
(二)密教以大日經之說法爲心印。心爲精要,印爲決定。即于自身上實現一切佛心之作用,或指一切佛心之活動。[大日經疏卷叁、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二]
(叁)指聖觀音之心印。
(術語)禅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爲印,故曰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之義。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之實義也。猶如經宗之所謂叁法印,一實相印。以此佛之心印直印于衆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黃檗傳心法要上曰:“迦葉已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六祖壇經曰:“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于佛經。”碧岩第一則評唱曰:“單傳心印,開示迷途。”祖庭事苑八曰:“心印者,達磨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劉禹錫文曰:“佛滅度後,大弟子演聖言而成經,傳心印曰法,承法而能傳曰宗。”今彼此會意曰心心相印,本此。[囗@又]密教以大日經所說名爲心印。以心者精要之義。印爲決定之義。此經所說,爲叁乘之精要,而決定叁乘故也。大日經疏叁曰:“于種種聖言無不統其精要。若能持是心印廣開一切法門,是名通達叁乘也。”演奧鈔二曰:“心印者,心精要義,印決定義,此經所說爲心爲印廣開一切法門,是故持此心印名通達叁乘也。”[囗@又]印相,聖觀音之心印也。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或印定之義。禅宗不立文字,不依言語,只以心傳心,以佛心印定衆生心,證不二相。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