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隙遊塵?隙遊塵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隙遊塵”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隙遊塵”的解釋

  梵語va^ta^yanacchidra-rajas。又作向遊塵、日光塵。即浮遊于日光之中,肉眼僅得辨認之塵。據俱舍論卷十二載,其最小者,相當于“極微”(梵parama^n!u  )之八二叁五四叁倍,其大者則僅相當于一指節之二四○一分之一。

  小乘佛教如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認爲構成宇宙最基本最細微之元素爲“極微”。據薩婆多部之根本論書大毗婆沙論卷一叁二、卷一叁六載,極微雖無長短方圓等形狀,亦無青黃紅白等色彩,非肉眼所能見,然爲一實質存在之色法,一切物質均爲極微所組成,亦即將一切物質分析至最終不可再分析之元素即是極微。故極微于虛空中占有一定之方位空間,其存在之型態常以七個極微組爲一處,稱爲一微塵(梵an!u  -  rajas  ),即以一極微爲中心,再聚集四面及上下等六方各一極微,如是七極微共成一微塵;准此推之,聚集七微塵爲一金塵(梵loha  -rajas  ,又作銅塵、鐵塵),聚集七金塵爲一水塵(梵ab  -rajas  ),聚集七水塵爲一兔毛塵(梵s/as/a  -rajas  ),聚集七兔毛塵爲一羊毛塵(梵avi  -rajas  ),聚集七羊毛塵爲一牛毛塵(梵go  -rajas  ),聚集七牛毛塵即爲一隙遊塵

  上記爲小乘佛教一般之色法概念,除薩婆多部外,如經量部等,所主張雖各有宗趣,然大抵相同。而大乘唯識之說,則以極微等皆爲“法處”所攝之假色,乃“意識”之所緣,並無實體或本質可言,而與薩婆多等小乘之說大異其趣。[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五、俱舍論卷二、順正理論卷叁十二、成唯識論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隙遊塵”的解釋

  (術語)又曰日光塵。梵V&amacron;t&amacron;yanacchidriarajas,飛散空中,肉眼僅得辨認之塵也。與極微之八十二萬叁千五百四十叁倍相當。參照極微條。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隙遊塵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