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在江蘇江甯縣南。據岡阜最高處。遙瞰大江。俯臨城市。爲金陵扼要之地。相傳梁武帝時。有法師講經于此。感天雨花。故名。
在南京中華門外,是個高約100米的平曠山崗,因曆代的革命史迹而名揚中外。南宋抗金英雄楊邦義,大義凜然,拒絕金兵勸降,在山下被剖心而殉國。太平軍曾在這裏同清軍數次血戰。辛亥革命軍曾在此奮戰,今有陣亡將士人馬冢。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許多革命志士被反動派殺害在此,今建有雨花臺革命烈士陵園和紀念碑。傳說佛說法時,諸天神飄灑香花以示贊歎,形成壯觀的景象,佛家稱爲“雨花瑞”。後來,“雨花”又不限于佛說法了。梁武帝信佛,也善于講經,相傳他“常披袈裟,講《放光般若經》,感得天花亂墜,地變琉璃”(《碧岩錄》第一則評唱)。梁武帝又延請高僧雲光法師在建業(今南京)城南講經,據說當時花雨墜落,著地化爲美麗的雨花石。雲光說法處的山崗平廣如臺,故稱雨花臺。(見南朝梁·慧皎的《高僧傳》)(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