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六卷。全稱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又稱行事鈔資持記。宋代靈芝元照(1048~1116)撰。爲注釋道宣所著四分律行事鈔之書。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冊。行事鈔于唐代以後,盛行異常,宋代慧顯之行事鈔諸家記標目,即舉出唐代至宋初研究行事鈔之名家凡六十二家之多。作者元照廣學南山律部,以法華圓意闡釋行事鈔,由其卷頭之序文所標之五例,可窺出其所立一家之言之要旨:
(一)定宗,甄別叁藏之宗,駁斥依准薩婆多部等之意而解釋昙無德部之四分律之作法,主張以純粹之律藏爲准則。(二)辨教,判別薩婆多部之實法宗、昙無德部之假名宗、涅槃開會之圓教宗,謂四分律宗既屬假名宗,亦通于前後二宗。(叁)引用,于祖典之注疏,確立引用經律論叁藏、南山之著作,及一般世典之方針。(四)破立,略述破除古釋之誤以彰顯正義之法。(五)阙疑,就行事鈔一書中之疑阙難斷處,或僅標示未詳,或保留諸家說法,而不以臆度決斷之。元照于闡論己說之外,並對允堪(1005~1061)所撰之行事鈔會正記有所批駁,致使南山宗因此分歧爲會正宗與資持宗二支。本書之注疏有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序解並五例講義(一卷,宋代則安)、資持記立題拾義(一卷,宋代道標)。(參閱“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1667)
(書名)宋靈芝元照,解釋南山之四分行事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