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一個人固執觀念以困擾自己,有如蠶之自作繭,自縛己身。典故出自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所載(大五一·四五一上)“聲聞執法坐禅,如蠶吐絲自縛”一語。
此句表達了佛教的“自因自果”的觀點,正如《楞嚴經》卷八所說:“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惡業造成的,不必怨天尤人。本于《妙法聖念處經》:“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後俗語中用作繭自縛比喻自己做事不慎而使自己陷于困境。如宋·陸遊《書歎》詩:“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縛裹。”又如茅盾《腐蝕·九月十九日》:“我卻怕我這空虛的心會被幻象所填滿——我竟自感到“作繭自縛”的危險了,怪不怪?”(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