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英汉对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佛学次第统编、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八正道”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八正道”的解释

  梵语a^rya^s!t!a^n%gika-ma^rga。八种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法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之二边,趋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一)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三)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四)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即谓能求方便精勤。(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

  八圣道乃众生从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称;又如车轮之辐、毂、辋相互助车转动,故亦譬称八轮。又此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又作八游行、八由行。反之,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称为八邪、八邪行。[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四谛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八正道”的解释

  (术语)总谓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故谓之圣道(&Amacron;ryam&amacron;rga,巴Ar&imacron;yamagga)。玄应音义三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或言八正道,其义一也。”一、正见Samyak-d&rdotblw;&sdotblw;ti,巴Samm&amacron;-di&tdotblw;&tdotblw;hi(正者Samyak及Samm&amacron;也,以下略之),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明之也。以无漏之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也。二、正思惟(一sa&mdotabv;kalpa,巴一sa&mdotabv;kappa),既见四谛之理,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长也。以无漏之心所为体。三、正语(-v&amacron;c,巴-v&amacron;c&amacron;),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四、正业(-karm&amacron;nta,巴-kammanta),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也。以无漏之戒为体。五、正命(-&amacron;jiva,巴同),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六、正精进(-vy&amacron;y&amacron;ma,巴-v&amacron;y&amacron;ma),发用真智而强修涅槃之道也。以无漏之勤为体。七、正念(-sm&rdotblw;ti,巴-sati),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也。以无漏之念为体。八、正定(-sam&amacron;dhi,巴同),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也。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到涅槃,故谓之道。总为无漏,不取有漏,是见道位之行法也。七觉支者,修道之行法也,经以七觉八正为次第者,是数之次第,非修之次第也。此中正见之一,是八正道中之主体,故为道,亦为道分道支,余七者是道分道支而非道也。

【英汉对照词典】对“什么是八正道”的解释

magga  ==  八正道

【英汉对照词典】对“什么是八正道”的解释

Eightfold  Path  ==  八正道

The  eight  right  ways  for  the  Arhat  leading  to  Nirvana.  The  eight  are:
(1)  Right  View
(2)  Right  Thought
(3)  Right  Speech
(4)  Right  Action
(5)  Right  Livelihood
(6)  Right  Effort
(7)  Right  Remembrance
(8)  Right  Concentration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八正道”的解释

  [出法界次第]  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二正思惟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三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四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八正道”的解释

  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 陈义孝编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八正道”的解释

  八正道统云:“八正道分,一名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谓之圣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通涅槃,故谓之道。”法界次第云:“八正道者,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一、正见  见苦集灭道分明四谛之理,以无漏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也。又谓八修,无漏道即戒定慧。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
  二、正思惟  既见四谛之理,当思惟筹令增长真智,以无漏心所为体。又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
  三、正语  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以无漏戒为体。又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四、正业  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以无漏戒为体。又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
  五、正命  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以无漏戒为体。又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
  五种邪命者,比丘不如法事,以求生活,谓之邪命。
  一、诈现异相  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
  二、自说功德  说自己之功德,以求利养。
  三、占相吉凶  学占卜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
  四、高声现威  大言壮语,现威势,以求利养。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  于彼得利,为此称说,于此得利,为彼称说,以求利养。
  六、正精进  发明真智,强修涅槃之道,以无漏勤为体。又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
  七、正念  以真智忆念正道无邪念,以无漏慧为体。又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槃,是名正念。
  八、正定  以真智入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定为体。又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 明·杨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八正道”的解释

八种求趣涅槃的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为四圣谛的道谛,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法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二边,趋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三、正语,又作正言。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四、正业,又作正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即谓能求方便精勤。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八圣道乃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为譬。与八正道相反的,为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此八者灾为八邪行。见《四谛论》卷四。 - 于凌波居士著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八正道”的解释

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

  1、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2、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3、正语。即正当的语言;

  4、正业。即正当的行为;

  5、正命。即正当的职业;

  6、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

  7、正念。即正确的观念;

  8、正定。即正确的禅定。

  修此八正道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位,成菩萨。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八正道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