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大智度论之说,三藏为小乘之特称,大乘经典仅为一修多罗藏;若据摄大乘论之说,则大乘亦有三藏,即:(一)大乘经藏,指华严经等,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果之法。(二)大乘律藏,指梵网经等,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三)大乘论藏,指阿毗达磨、大乘起信论等,抉择诠辨大乘菩萨修证之法。此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称为总部三藏,小乘之三藏,则称为别部三藏。[摄大乘论释卷一]
(术语)依智度论之意则三藏为小乘之特称,而大乘为一修多罗藏。依摄大乘论之意,则大乘中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阿毗达磨经此土不译唯识论中往往引之),然是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故名之为总部之三藏。小乘之三藏,称为别部之三藏。玄奘译世亲摄论释一曰:“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藏即含藏之义也。谓经律论三。各含文理。故名三藏。一大乘经藏经。法也。常也。谓华严等诸大乘经。唯谈法界中道之理。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晨之法。是名大乘经藏。二大乘律藏律即法也。谓梵网等经。唯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是名大乘律藏。三大乘论藏论即论议。谓起信等论。唯决择诠辩大乘菩萨修证之法。是名大乘论藏。 - 明·一如等 撰
大乘的经律论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