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为祈愿或成就修行,而于特定期间内断绝饮食。印度自古即行断食法,本为瑜伽派或其他苦行外道行法之一。而后佛教亦采用之,尤其密宗之修秘法者,为表示诚心及保持身体清净,皆实行断食,以避免诸秽物。据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中载,修行人若欲求悉地,必先具持八戒,或于二三日断食;又断食并非令其心净,乃为使修法者成就其修行时,避免身内之屎尿、涕唾等各种臭秽物之流出而熏污。
断食亦可疗病,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大二三·五○九中):“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近代欧美兴起断食之热潮,虽涉及宗教之因素甚少,然断食能治病及开发生命之潜能,则属事实。又断食期间之长短因人而异,其种类亦很多,有断盐分之盐断、断食谷物之谷断、唯食果实之木食等。[陀罗尼集经卷十一、妙臂菩萨所问经卷二、释氏要览卷上、大唐西域记卷九摩揭陀国条、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
(术语)原为外法,一为忍苦。一为自己断食,施与于他。以为功德之法。显教称之为自饿外道。以为无义之法而戒之。佛本行集经曰:“若因断食当得大福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然密教修秘法者,一为表至诚,一为停便利之不净,有断食之法。苏婆呼经曰:“念诵人起首求悉地者,应具八戒。或二三日亦须断食,然后作成就法。(中略)欲令彼等屎尿涕唾鼻秽不出故为遣断食,非为妨道而遣断也。”瞿醯经曰:“换表是外洁,断食是内洁。若内外净洁,所得果报微妙第一。”不动使者法曰:“一日一夜,水亦不饮。”陀罗尼集经十一面法曰:“其咒师一日不食,若不忍饥,唯得食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