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二身?二身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佛学次第统编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二身”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二身”的解释

  (一)指二种佛身。有多种分法:(一)谓生身与化身。生身即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化身为佛显神通力,变化鬼、畜等之身。

  (二)生身与法身。小乘之说,以王宫所生之身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为法身。大乘之说,则以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即于法、报、应三身中,合法、报二身为法身,应身为生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大智度论卷九、大乘义章卷十九]

  (三)法身与解脱身。法身乃无量殊胜功德所依者;解脱身为离烦恼之缚者。[解深密经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

  (四)法性身与应化法身。又称二种法身。此通于佛身及初地以上之菩萨。法性身乃法性所流之实智;应化法身为由此所应现之一切身。[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五)寂静法界身及为得此之因身。

  (六)法性身与父母生身。又作法性生身与随世间身、法性生身佛与随众生优劣现化佛、真身与化身。指佛有二种身,法性身相好庄严,有无量光明及音声。父母生身乃为度众生而受诸罪报之生身。[大智度论卷九]

  (七)言说法身与证得法身。法身本无相,离言说,然不由言说则不显,故称言说法身。法身本具足,因迷故不显,依造修而证得,故称证得法身。[金刚般若经论卷上]

  (八)真佛与非真佛。指法身与应化身。法身为本佛,应化身为末佛,故分真、非真之名。[金刚般若经论卷上]

  (九)如流星身与如日身。前者乃往他方世界;后者处虚空,于一切处一时遍照。[十地经论卷一]

  (十)法性法身与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说出自昙鸾之往生论注。

  (十一)实相身与为物身。佛自证之身,及为化他之身。此说出自往生论注。(参阅“实相身为物身”5788)

  (十二)真身与应身。自德称为真,随他所现称为应。前者即为法身,后者又称共世间身,即真身为度脱众生而化现之世间色身。[大乘义章卷十九、华严经疏钞玄谈卷三]

  (十三)理法身与智法身。理即性德,谓性净明之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诸佛众生皆同一相,称为理法身。智即修德,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之智所现,故称智法身。[大明三藏法数卷四]

  (二)指众生所受之分段身、变易身。前者乃分段生死之身;后者为变易生死之身。(参阅“生死”2059)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二身”的解释

  (名数)有六种:真身,应身之二身。常身,无常身之二身。生身,法身之二身。实色身,化色身之二身。真身,化身之二身。实相身,为物身之二身是也。见二字部二身条附录。[囗@又]二法身有五种。见法身条附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二身”的解释

  (名数)一、分段身,分段生死之身也。二、变易身,变易生死之身也。参照性地条。[囗@又]佛之二身也,佛身之开合,经论之说虽有多端,但以二身三身两门为通会。二身之说颇多。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二身”的解释

  [出华严经疏]  一真身真身者。真智与法身合。故名真身。起信论云。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是也。二应身应身者。应周万物。化洽众生。随其心量。现种种身。譬如一月现于众水。而无去来之相。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是也。 - 明·一如等 撰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二身”的解释

  [出唯识论]  一分段身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三界内六道众生。所受之身。支形分段。长短巨细。各各不同。是名分段身。(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二变易身变即转变。易即改易。谓二乘等虽出三界。尚受方便等土法性之身。因移果易。是名变易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二身”的解释

  1.生身和化身。生身是佛为了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的身;化身是佛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身。2.生身和法身。小乘说王宫中出生的肉身为生身,而戒定慧等诸功德为法身;但大乘则说理与智互相冥合的真身为法身,而随机应现的应化身为生身。3.真身和化身。真身是佛所证得的 - 陈义孝编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二身”的解释

  “生法二身
  一、生身  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
  二、法身  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
  “真应二身”  即生法二身
  “实相为物二身
  一、实相身  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
  二、为物身  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
  “真化二身
  一、真身  佛所得之法报二身也。
  二、化身  又名应身,佛所现之应身化身也。
  “常无常二身
  一、常身  即真身也。
  二、无常身  即应身化身也。
  “实化二身”  如来之二种色身。
  一、实身  即实色身,亦即报身也。
  二、化身  即化色身,亦即应身也。
  “二法身”
  一、理法身  本觉之理性,诸佛众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众生为无明隐没,在诸佛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为理法身。
  二、智法身  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
  “又二法身”
  一、果极法身  即法性法身也。
  二、应化法身  即方便法身也。
  “又二法身”
  一、自性法身  即真身也。
  二、应化法身  即应身也。
  “又二法身”
  一、法性法身  证得法性理体之佛之真身也,摄于三身中之法身报身中。
  二、方便法身  由法性法身,示现众生化益方便之佛之应化身也。
  “又二法身”
  一、理法身  如来所证之真理也。
  二、事法身  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也。
  “又二法身”  起信论疏云二法身:
  一、言说法身  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二、证得法身  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得?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是名证得法身。 - 明·杨卓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二身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