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华严经卷四十普贤行愿品(大一○·八四五上):“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又指大乘义章所说十种供养中之至处道供养。意谓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故称至处道。大乘义章卷十四(大四四·七四二中):“此至处道供养,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
(二)即供养法,指供养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供养佛所说之教理行法,或供养经卷。
(术语)二种供养之一。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名为法供养。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中略)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同注:“肇曰:如是等经,尽诸佛法身也。若闻斯经能信解护持宣示分别令大法增广者,名法之供养,养成法身也。”金光明文句二曰:“供养有二义:一财供养,可解。二法供养,佛说百千法门,随而修学,名法供养。”
如供养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二卷六页云:法供养云何?答:以素怛缆,或毗奈耶,或阿毗达磨,或亲教语,或轨范语,或传授藏,或余随一可信者语,于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随惠施;能弃能舍,能遍弃舍。是谓法供养。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