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皈依佛教者所特取之名字。又作法号、法讳、戒名。即僧侣于剃度仪式举行之后,由师父另取之名字;在家者则于皈依、授戒或葬仪之时授予法名。法名系表示出家或皈依成为释迦佛之弟子,如“释某某”之“某某”即为出家法名;同时,在家者则以男女、老少之别,而在法名下附加以居士、信士、大姊、信女、童子、童女等称呼。禅宗于法名之外,为表示他人所得之悟德,复有所谓道号,并多附以庵、堂之字,此即庵、堂之道号,如破庵祖先、晦堂祖心;或亦有别取以表德号者。
于日本,室町时代之一般显贵在法名上常冠有院号、院殿号等,或亦有冠上庵号、斋号等。又日本净土真宗单取二字之法名,女子使用妙字即其例,如妙相、妙音、妙智等。[广弘明集卷二十七、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禅林象器笺称呼门]
(术语)出家入道时,师所赐之名,谓之法名。又受戒时,受于师者,谓之戒名,但今时法名之名,惟真宗用之,戒名之目,他宗多用之。戒名之字,未见典据。广弘明集二十八曰:“菩萨戒弟子法名慧炬。”观经灵芝疏下曰:“弃国出家,法名法藏,发四十八愿。”唐高僧传(僧迁传)曰:“等观即梁明帝之法名也。”
出家僧或是皈依佛教时,师父所赐给的名字。 - 陈义孝编
出家或皈依佛教时,师父赐与的名字叫法名。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