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佛身之“观佛三昧”中,分为生身与法身二观,其中,观佛之生身(肉身)中具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等无量佛德为法身之观法,称为法身观。思惟略要法(大一五·二九九中):“法身观者,已于空中见佛生身,当因生身观内法身。(中略)若此定成,除断结缚,乃至可得无生法忍。”又各宗所立之法身各异,故其法身观亦异。
(术语)宗家所立之法身各异,其观法亦不同,今言性宗之法身观,往生要集中本引诸经,明观佛之法身,以真如平等五相观如来也。盖丈六之佛身,具三十二相,所谓该种种之德者,为三身中应身之事,由凡夫之有差别心,作如是观耳,若离凡夫之有差别心,自无差别平等之心观之,则诸相尽寂灭,无不为真如实相。大般若经五百七十四曰:“曼殊室利前白佛言:我观如来即真如相,无动无作,无所分别。(中略)心言路绝,以此等真如之相观于如来,名真见佛。”华严经升须弥山顶品曰:“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佛,不可得思量。”金刚般若经曰:“世尊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观佛法身的观法。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