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sam!gha。指比丘、比丘尼入佛门,同持戒、同修行,和合一处。又称和合众。略称和僧、和众。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载,僧众分为三种,即理和合僧、事和合僧、辨事僧等,三者协调,共营僧团生活。又僧众亦可称为“和合海”,乃比喻僧众和合为一味,犹如海水之一味;并比喻僧众之量无限,犹如海之深广。破坏和合者必获罪,二十犍度中有破僧犍度,为五逆罪之一。破僧又分为二:(一)使僧团分裂者,称破羯磨僧。(二)另立异道僧团者,称破法轮僧。此外,对和合僧功德之尊崇,称为和合尊。[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佛祖正传菩萨戒作法](参阅“二十犍度”181)
(术语)梵语僧伽Sa&mdotabv;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三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见僧条。若以手段使之分离,则谓之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在世之提婆达多尝犯此逆罪。和合有理和事和之二义。见六和敬条。
比丘三人以上集在一处,持同戒,行同道,名和合僧。若有人以手段使他们分离,便叫做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