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虎丘山?虎丘山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虎丘山”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虎丘山”的解释

位于江苏吴县阊门外。又称武丘山、虎邱山、海涌峰。春秋晚期吴王夫差葬父阖闾于此,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于墓上,故称虎丘;一说该丘形如蹲虎,遂以外形而得名。

  东晋太和三年(368),司徒王珣与弟司空王■于此建二座别墅,后舍宅为寺,称为虎丘山寺,而有东、西二寺之分。至唐代,因避太祖李虎之讳,改名武丘报恩寺。会昌(841~846)法难期间,寺遭损毁,后移至山顶重建而合为一寺。北宋至道年间(995~997)重建,任职知州事之魏庠奏请改名云岩禅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圣祖南巡,于山南建万岁楼,四十六年,敕赐匾额,建御书亭,更寺名为虎阜禅寺。

  初于晋时,竺道壹、昙谛、岌法师等诸师相续入山弘扬教法,道壹并于东寺示寂。竺道生倡“一阐提可成佛”之说,遭世所摈时,亦遁入此山,未及十日,数百僧徒亦相随而至。道生立石说法,获石点头感应,留下“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佳话。梁代僧旻,幼时在该处修学;复兴三论宗之僧诠,晚年亦驻锡于此,并造立金像供奉于东寺。隋、唐二朝高僧颇多驻此山者,如智聚、慧严、僧瑗、齐翰等,其中,僧瑗于武后时住此,撰武丘名僧苑一卷。至宋代,禅风大盛,遂成为禅僧之修行道场。及至绍隆?]1077~1136)来住,僧众云集,道声显扬,遂形成虎丘派。

  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云岩寺之规模宏伟,琳宫宝塔,重楼亭阁,被列为五山十刹中之第九刹。又古人曾以“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红日隐檐底,青山藏寺中”来描绘虎丘景色。虎丘高仅三十余公尺,占地二百余亩,远望之,仅是平地中之一小丘,然行至千人石、剑池之地,便觉气势雄伟,如置身绝岩纵壑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时,常至此游赏,山前河塘为白居易所主持开凿,河塘之白公堤,乃吴中第一胜景。

  自隋迄清,虎丘寺曾七次兴废,劫后幸存者仅五代所建之云岩寺塔及元代所建之断梁殿,其余皆后来所重建。山中名胜有千人石、剑池、憨憨泉、试剑石、孙武子亭、白莲池、二仙亭、第三泉、冷香阁、致爽阁、小吴轩、拥翠山庄等。[梁高僧传卷五、续高僧传卷五、宋高僧传卷四、卷十五、大明一统志卷八、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四、苏州府志卷七、卷四十二](参阅“虎丘派”3510、“云岩寺”5350)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虎丘山”的解释

  (地名)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三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舍宅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昙谛,岌法师等,相次入山,以讲经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严,僧瑗,齐翰等,亦住此。宋以后,多为禅僧挂锡之所,及绍隆来住,众僧云集,道声大扬,遂成虎丘一派。其后枯椿昙,东山道源等,绍继遗音,以鼓扬禅风。见梁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等。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虎丘山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