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开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于山谷幽静处,故称开山。且取其开辟寺基之意,又称开基。而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开山尊称之。开山又有劝请开山及创建开山之分,创建开山系亲自开创寺院,并自任住持。劝请开山则虽亲自开山建寺,然另请有德之僧任住持。此外,宗派之创始者亦称为开山、开祖、开山祖、开山祖师。[佛祖统纪卷十四、禅林象器笺灵像门]
(术语)开山立寺谓之开山,一转而称创一宗派之人亦曰开山。佛祖统纪八(择卿传)曰:“建寿圣院,请师开山。”续稽古略一曰:“成宗建大万圣佑国寺于五台,诏求开山第一代住持,帝师迦罗斯巴荐之。”
佛家多选择名山创建寺院,谓之“开山”。因此称寺院的第一代住持为“开山祖”。《佛祖统纪》卷八《择卿传》:“建寿圣院,请师开山。”《续传灯录·龙翔士圭禅师》:“屡迁名刹,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寺)。”宋·刘克庄《送日老住九座山》诗:“守土亲为大檀越,开山留下废砧基。”后常泛指一宗一派的创始人为“开山祖师”。宋·刘克庄《诗话》:“欧公(欧阳修)诗如昌黎(韩愈),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宛陵(梅尧臣)为开山祖师。”(常正)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