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名Bla-bran% 。位于甘肃夏河县之喇嘛教格鲁派大寺院。bla 为 bla-ma(喇嘛、上人)之略称,bran% 为住居之意,乃指活佛所住之建筑物,然此处为专有名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嘉木样雪巴(藏H!jam-dbyan%s bs/ad-pa )创建此寺,由于嘉木样为喇嘛教学史上杰出之学僧,故本寺亦以学风之盛闻名,共有大乘、秘密、呼金刚、时轮、医药等五学部,数千学僧于此研究,该寺并藏有大量经典及西藏史文献。第二代呼图克图(藏sprul-sku ,活佛)致力于扩张教势,造成拉卜楞寺之全盛期。[L.A. Waddell: The Buddhism of Tibet or Lamaism, 1895、蒙藏佛教史(妙舟)、蒙古学
问寺(长尾雅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全名喜足论修兴旺右旋吉禅寺。在甘肃夏河县。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嘉木样一世活佛在蒙古和硕特部在青海有首领察汗丹津的资助下,主持兴建。寺为藏汉合璧建筑,有经堂、佛殿、昂欠(活佛府第)、札仓(经学院)等。大经堂为僧众集会、诵经学习之所,有前、正、后三殿。前殿有楼,楼上供松赞干布像。前殿、正殿间为大庭院,供僧众辩经之用。正殿供奉释迦牟尼、宗喀巴及历代嘉木样活佛塑像,有乾隆帝御赐“慧觉寺”匾额,用汉、满、藏四体文字书写。有佛殿多座,其中弥勒佛殿高六层,为寺内最高建筑,因本殿上覆鎏金铜瓦,俗称大金瓦寺。殿门挂有嘉庆帝御赐“寿禧寺”匾额,也是用四体文字书写。殿内供弥勒佛一尊。释迦牟尼殿,高三层,仿拉萨大昭寺,亦为鎏金铜瓦屋面,因较弥勒佛殿略小,故俗称小金瓦寺。后殿三层为护法殿,是历代嘉木样举行坐床(就职)典礼之所。宗喀巴佛殿屡有毁建。现存建筑高三层,殿的两侧绘释迦一生故事,堂内供宗喀巴鎏金像一尊。千手千眼观音殿,内供名贵佛像多尊。嘉木样的昂欠有上、中、下三院。上院德容宫设有嘉木样的九龙金座,座上陈列法衣法具,举行法会时,嘉木样在此讲经说法,摩顶受礼。两侧楼房,为嘉木样夏、冬住处。寺内原有六个札仓,即闻思院(修学显宗三藏教义)、续部上学院和续部下学院(均修学密宗教义)、时轮院(修学天文历算)、医学院(修学医术及药物学)、喜金刚院(修学佛教法事仪式和音乐舞蹈等)。这些学院是甘南藏族地萄佛教最高学府。此外尚有金塔、辩经台、印经院、藏经楼等。藏经楼有高达4~5米的大书架,藏有藏文经典、文法、藏史、历法、音乐、哲学、美术等书籍,多达6万余卷。每年农历正、四、六、九四个月分别举行四大法会,届时藏、蒙、土、汉各族佛教徒多来瞻仰礼拜,为甘南佛教活动的中心。
1985年4月,大经堂毁于火。现已按原样重建。(林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