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bha^jana-loka。三世间之一。又作器世界、器界、器。指一切众生所居之国土世界。相当于依正二报中之依报。即指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而言,与“国土世间”、“住处世间”同义。以国土世界形如器物,能容受众生,可变可坏,故称器世间。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所载,于一劫中成器世间,十九劫中有情渐住;又器世间至色究竟天为止,其上为无色天。小乘以器世间为有情共业所感者,唯识大乘则以之为阿赖耶识顿变之境。此外,天亲于净土论中,称阿弥陀佛净土之庄严功德为器世间清净,即因阿弥陀佛之净土为如来本愿力所建,故称器世间,然不同于有情共业所感之有漏国土。[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俱舍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二、往生论注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百法问答钞卷一、翻译名义集卷七](参阅“世间”1524)
(界名)一切众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对于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之语。俱舍论十一曰:“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楞严经四曰:“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 - 陈义孝编
如俱舍论第十一卷及第十二卷说。 - 朱芾煌
佛经中的二世间之一,与有情世间相对而言,即有情赖以生存的环境。器世间之器,即“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事实上指的即是物质世界而说的。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