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于禅定之意,即摄驰散之心,入安定不动之精神状态。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中):“出定、入定,恒闻妙法。”大智度论卷四(大二五·八七下):“弗沙佛坐宝窟中,入火定放光明。”
(二)指高僧示寂。如迦叶于鸡足山中入定;大唐西域记中亦有清辩论师入定待慈氏佛出世之说。(参阅“定”3171)
(术语)入于禅定也。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曰入定。观无量寿经曰:“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入于禅定之中。 - 陈义孝编
罗汉入定,与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同属佛门的美谈。宋·黄庭坚《十六罗汉赞》谓:“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定”是佛家“戒定慧”三学之一。因“戒”可以成“定”,因“定”可以发“慧”,“定”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定”梵语三昧的意译,谓心专注一境而无散乱、昏沉。“入定”功力深,不但能显发特异功能,而且能开发智慧。“入定”的一般过程为:先调身,使身体安稳;次调息,使呼吸细缓;再调心,使心由粗入细。详见隋·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古印度人善于“入定”。据玄奘《大唐西域记·曲女城》中记载的传说,有“仙人”“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又如《西游记》第二回:“或睡功、或立功,开入定、坐关之类。” (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