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载,佛欲说修行地位,先说三等渐次之法以为根本,即:(一)除助因,即祛除众生助恶之因,如葱、韭、薤、蒜、兴渠五种辛菜,食之易引发淫恚,为邪魅所著,令天人远离,是故修行之人必先断除此等助恶之因。(二)刳正性,一切盗、妄等恶皆由淫、杀而起,故众生以淫、杀之性为正性;若欲修菩提,当破除淫、杀之性,勿令毁犯。(三)违现业,修菩提之人既能断除五辛,不犯淫、杀,则于现前六尘之境违远而不相涉。
[出首楞严经] 三渐次者。乃楞严经中。佛欲说修行地位。而先说此三等次以为根本。以由一切地位虽有浅深不同。而皆以此三种而为进行之本。故经云。如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也。一除助因除助因者。谓除众生助恶之因也。助恶之因。即五种辛也。五辛者。即葱菲薤蒜兴渠也。谓此五辛。食则能发淫恚。邪魅所著。天人远离。是故修行之人。欲得菩提。必先断除此五种辛菜也。故经云。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也。(兴渠叶如蔓菁根如萝卜。出土辛臭。梵语菩提。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