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三种忍行?三种忍行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佛学次第统编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三种忍行”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种忍行”的解释

  据诸经要集卷十载,菩萨修行时,有身、口、意三种忍行,即:(一)身忍行,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称为身忍行。(二)口忍行,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斗争,称为口忍行。(三)意忍行,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辱骂、嗔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称为意忍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种忍行”的解释

  (名数)于身口意三处行忍辱也。见诸经要集中。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三种忍行”的解释

  [出诸经要集]  一身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恡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二口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鬭诤。是名口忍行。三意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嗔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三种忍行”的解释

  于身口意三处行持忍辱。 - 陈义孝编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三种忍行”的解释

  诸经要集云三种忍行
  一、身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斗诤,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嗔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 明·杨卓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三种忍行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