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三种示导?三种示导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法相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三种示导”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种示导”的解释

  梵语tri^n!i  pra^tiha^rya^n!i,巴利语ti^n!i  pa^t!iha^riya^ni  。又作三示现、三教化、三变现、三变化、三示导、三神变、三轮、三业轮、三神足、三种神变。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示现身、口、意三业之德用。据大般若经卷四六九载,菩萨之示导有三种,即:(一)神变示导,菩萨悯彼地狱之苦,现神通力,灭除汤火刀剑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二)记说示导,菩萨悯彼地狱之苦,记众生心之所念,而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三)教诫示导,菩萨悯彼地狱之苦,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令诸众生藉此教诫,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另依俱舍论卷二十七之说,则有神变示导(梵r!iddhi  -pratiha^ryam!  )、记心示导(梵anus/a^sani^  -pratiha^ryam!  )、教诫示导(梵a^des/a  -pratiha^ryam!  )等三种示导,而以之通于六通中之三通,即神变示导相当于神境通,记心示导相当于他心通,教诫示导相当于漏尽通。又以神变、记心为化导外道,使之归伏、信受者;以教诫为令彼等发心修行者,故最为尊胜。此外,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大宝积经卷八十六、中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经卷十六、杂阿含经卷八等均有三种示导,或三示现、三神足之说,然所举之内容略异。[集异门足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参阅“六通”1292、“示现”2144)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种示导”的解释

  (名数)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有三种之示导:一、神变示导,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二、记说示导,念念记忆不忘而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三、教诫示导,起慈悲之心,教诫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口业。见般苦经四百六十九。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三种示导”的解释

  [出般若经]  示。开示。导。引导。谓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拯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也。一神变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故现神通之力。灭除汤火刀剑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神变示导。二记说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而于众生念念记忆不忘。而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记说示导。三教诫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即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令诸众生藉此教诫。从地狱出。生天人中 - 明·一如等 撰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三种示导”的解释

俱舍论二十七卷十三页云:契经说有三种示导;彼于六通,以何为体?颂曰:第一四六导,教诫导为尊。定由通所成,引利乐果故。论曰:三示导者:一、神变示导。二、记心示导。三、教诫示导。如其次第,以六通中第一四六为其自性。唯此三种,引所化生,令初发心,最为胜故。或此能引憎背正法及处中者,令发心故。能示能导,得示导名。又唯此三,令于佛法,如次归伏信受修行,得示导名。余三不尔。于二示导,教诫最尊。唯此定由通所成故。定能引他利乐果故。谓前二导,咒术亦能。不但由通。故非决定。如有咒术,名健驮梨。持此便能腾空自在。复有咒术,名伊剎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教诫示导,除漏尽通,余不能为。故是决定。又前二导,有但令他暂时回心,非引胜果。教诫示导,亦定令他引当利益及安乐果。以能如实方便说故。由是教诫最胜,非余。 - 朱芾煌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三种示导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