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ka^ya-vijn~a^na,巴利语 ka^ya-vin~n~a^na。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以身根为所依而了别触境之心识。触境有地、水、火、风、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十一种。复次,关于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即胜义根)所依之大种是否为身识所缘,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举出两种说法,一说五色根不可触,故不发身识,因而所依之大种于现在亦无发身识之义;一说身根所依之大种极为邻近,故不能发身识,其他色根之大种则皆得为身识之所识。又身根所依之大种,为其他身识所缘之境,故亦得名为身识之所识。此外,系属于欲界之身识,通善、不善、无记等三性;在色界初禅,身识与修所断之烦恼相应,摄于有覆无记;在无色界,以无所依之根成就,故不生身识。[识身足论卷三、卷六、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三、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参阅“大种”878、“五识”1209)
(术语)五识之一。见识条附录。
五识之一。 - 陈义孝编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等身识?谓依身,缘触,了别为性。
二解 品类足论一卷三页云:身识云何?谓依身根,各了别所触。 - 朱芾煌
是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八识之一。以身根为所依,以触境为所缘,随根立名,而名身识,产生对触境的了别作用。见《百法明门论》。参阅“五识”条。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