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十六资具?十六资具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十六资具”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六资具”的解释

  指密宗行者所具有之十六种资具,即衣四种、处六种、食六种。(一)衣之四种,即:(1)粪扫衣,拾人委弃之布,洗净以制法衣。(2)毳衣,取鸟之细毛,洗净而制衣,行者无粪扫衣时得用之。(3)纳衣,以破弊之布片,缀合为衣。(4)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安陀会等三衣。(二)处之六种,即:(1)阿兰若处,住于远离聚落之空闲处。(2)冢间,住于坟墓之处。(3)树下,坐、住于树下。(4)露地,住于露天之地。(5)常坐,即常趺坐。(6)随坐,有草地即坐。(三)食之六种,即:(1)乞食,自行乞食,不敢受他人之请待及僧中之食。(2)次第乞食,不择贫富,次第托钵。(3)不作余食法,于午前但作一度之正食,不作二度以上之正食;二度以上之正食,称为余食。(4)一坐食,于午前作一度之正食外,不作小食;饼、果、粥等,称为小食。(5)一揣食,又作节量食,即受一丸之食于钵中便止而不多受。(6)不中后饮水,即正午后不饮水。[大日经不思议疏卷上]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六资具”的解释

  (名数)真言行者有十六资具。衣四种,处六种,食六种。衣之四种:一粪扫衣,拾人之委弃者,洗净之,以制法衣也。二毳衣,取鸟之细毛洗净之,而制衣也,行者无粪扫衣时得用之。三纳衣,种种之细片,缀纳为衣者也。四三衣,是如常。食之六种: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不作余食法,四一坐食,五一揣食,六不中后饮水。处之六种:一阿兰若处,二冢间,三树下,四露地,五常坐,六随处。见大日经不思议疏上。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六资具”的解释

  (术语)见头陀条。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十六资具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