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解释经论等之意义。诸宗解释经论及真言之文句有种种不同之释体。如天台智顗解释法华经,用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观心释等四释;真言宗则用浅略释、秘密释、秘密中秘释、秘秘中秘释之四释。
(术语)诸宗释经论真言之文句,有种种之释体。见四释条。
无明梵语阿尾儞也,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又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唯识论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 明·杨卓
经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忏者梵语忏摩,译当请恕容忍,致谢意也。悔者华语悔罪,梵华双举,是曰忏悔。 - 明·杨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