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四劫?四劫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四劫”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劫”的解释

  于佛教之宇宙观中,一个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时期,称为四劫。据俱舍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二、立世阿毗昙论卷九等载,即:(一)成劫(梵vivarta  -kalpa  ),为器世间(山河、大地、草木等)与众生世间(一切有情众生)成立之时期。即由有情之业增上力,于空间生起微细之风,次第生成风轮、水轮、金轮,渐成山河、大地等器世间,其时,诸有情渐次下生,最终之时一切有情生于无间地狱。(二)住劫(梵vivarta  -stha^yin-kalpa  ),又称续成劫。为器世间与众生世间安稳、持续之时期。此一时期,世界已成,人寿由无量岁渐次递减,至人寿十岁,称为住劫中之第一中劫,此后之十八中劫亦皆一增一减,人寿从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复由八万四千岁减至十岁。最后一中劫(第二十中劫)为增劫,即由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又据立世阿毗昙论载,诸佛之出现,多在减劫之时,其时人寿由八万四千岁减至百岁之间。(三)坏劫(梵sam!varta  -kalpa  ),火、水、风三灾毁坏世界之时期。众生世间首先破坏,称为趣坏(梵gati  -sam!vartani^  )、有情坏(梵sattva  -sam!vartani^  );其后,器世间亦随而破坏,称为界坏(梵dha^tu  -sam!vartani^  )、外器坏(梵bha^jana-sam!vartani^  )。即于此劫之初,地狱之有情命终之后,不复更生,其后,其余傍生、鬼趣及人、天等之众生亦渐次坏灭;有情破坏后,世界出现七个日轮,故起火灾,色界初禅天以下皆成灰烬,次起水灾,第二禅天以下漂荡殆尽,最后起风灾,第三禅天以下全部吹落。(四)空劫(梵sam!varta  -stha^yin-kalpa  ),世界已坏灭,于欲、色二界之中,唯色界之第四禅天尚存,其他则全入于长期之空虚中。此成、住、坏、空四劫之期间,各有二十中劫,总合为八十中劫,称为一大劫。

  此外,四劫亦有坏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种说法。另于坏劫中,有烧毁世界之火,称劫火。仁王般若经卷下有(大八·八四○中)“劫火洞然,大千俱坏”之语。[长阿含经卷二十一“三灾品”、起世经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卷一三四、卷一三五、顺正理论卷三十一、法苑珠林卷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劫”的解释

  (名数)有二种。详见四字部四劫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劫”的解释

  (名数)有二种:第一、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禅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自光音天(新曰极光净天)有情次第降生,最后无间地狱生有情一人,即为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成立,谓之成劫。二住劫,二种世间安稳存住之时也。其间亦经二十劫。三坏劫,亦有二十增减。其中前十九增减,自初禅天至地狱之有情,各随其业因或出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不留一人,谓之有情世间坏。其后一增减,发大火灾,荡尽初禅以下。谓之坏劫。四空劫,即坏了后,虚空无一物也,故曰空劫。亦有二十增减。依之四劫合成八十增减。增减者,于住劫所立之数量也。人寿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一减,又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此一增或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增减即二十小劫也,此为一成劫之量。余三劫之时量,与此等。第二、一坏劫,二成劫,三中劫,四大劫。见俱舍论十二。梵Kalpa。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四劫”的解释

  [出佛祖统纪]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有二十小劫。第一小劫因过去劫坏空之后。第二禅光音天。空中布金色云。注大注雨积风轮上。结为水轮。有大风起。吹水生流。而成须弥等山。时一切有情。皆集光音天中。天众既多。居处近窄。基金福减者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四劫”的解释

  1.成劫、住劫、坏劫、空劫。2.坏劫、成劫、中劫、大劫。 - 陈义孝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四劫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