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四身?四身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佛学次第统编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四身”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身”的解释

  系佛身之四种分类。诸经论中于其名称、种别等各有说法。(一)据大乘义章卷十九载,即:(一)法身,为真如法性之理体,真智所证见之佛体。(二)报身,为酬报因行而具备之无量功德庄严身。(三)应身,如释尊出现于王宫之应机示现之身。(四)化身,由应身佛一时变现之佛身,或与前者皆为应身,变现人、天、鬼、畜等非佛身而随众度化。[摩诃止观(会本)卷八之二]

  (二)指应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应化佛系由应、化二身合称而来。功德佛、智慧佛二者皆为报身佛,惟由其福德而言,称为功德佛;由其智德而言,称为智慧佛。如如佛则指真如之理体,与法身佛相当。此说出自大乘义章卷十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此外,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所列举之化佛、报生佛、如如佛、智慧佛,与上述之说相当,称为四佛。

  (三)据合部金光明经卷一、大乘义章卷十九等载,即:(一)化身非应身,指如来为度众生,随类变现龙、鬼等形,而不示现佛身,称为化身非应身。又佛涅槃后,依愿力遗身以益物,此亦为化身而非应身。(二)应身非化身,指地前菩萨所见之佛身,乃后三昧法门之中所现,非人天六道所摄。(三)化身亦应身,指诸菩萨所见之佛身。盖彼见如来相好之形,遂随其道而成佛,故称应身;佛在人中,其度生之相与人类同,故称化身。(四)非化身非应身,指佛之真身;亦即佛三身中之法、报二身。

  (四)指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此说出自佛地经论卷七,系由摄大乘论卷上所列举之三身中,分“受用身”为自受用、他受用二者。此外,成唯识论卷十亦解说四身之相,并举出四身配于真如及四智五法等二说。

  (五)据佛地经论卷七载,即:受用非变化身、变化非受用身、亦受用亦变化身、非受用非变化身。又依次与自受用身、变化身、他受用身、自性身相当。

  (六)据金刚顶分别圣位经载,即: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又作四种法身。此即大日如来法身之四种分类,为密教所立之佛身说。于日僧空海之护摩口决中,以此四身摄曼荼罗界会之诸尊,即毗卢遮那佛为自性身所摄,四方佛、金刚莲花等菩萨、外金刚部等,则依次为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所摄。[真言名目、真言净菩提心私记](参阅“四种法身”1808)

  此外,大乘义章卷十九亦举出真身佛、应身佛、化身佛、化身非佛之四身,及法身、报身、法应身、报应身之四身。入楞伽经卷二则举出法佛、报佛、应化佛、所作应佛等四佛之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心论、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末、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身”的解释

  (名数)有三种: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之三种是也。见四身条。又有四种法身。见法身条附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身”的解释

  (名数)有三种:(一)楞伽经所说。一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其中第一之化佛即化身,第二之功德佛与第三之智慧佛,是报身,报身佛之功德虽多,而要在智与德,故分之为二,第四之如如佛即法身也。(二)唯识论所说。一自性身,二他受用身,三自受用身,四变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自受用即报身,变化身即化身也。见唯识论十。(三)台家所立。一法身,二报身,三应身,四化身。应身与化身之别,谓八相成道之佛为应身,一时化现之佛为化身。更有密教之四种法身。见法身条。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四身”的解释

  [出成唯识论]  一自性身自性身着。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智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也。三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谓诸如来由平等智。为十地菩萨现大神通。转正法轮。令他受用大乘法乐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四变化身变化身者。谓无而忽有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四身”的解释

  1.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其中化佛即化身,功德佛与智慧佛即报身,如如佛即法身。2.自性身、他受用身、自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身与自受用身即报身,变化身即化身。3.法身、报身、应身、化身。本来应身即是化身,化身即是应身,这里把它们分 - 陈义孝编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四身”的解释

  四身有三种:
  一、化身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
  二、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
  三、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 - 明·杨卓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四身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