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四隅四菩萨所代表之四行,即:(一)东南之普贤菩萨,表示净菩提心。(二)西南之文殊菩萨,表示智慧。(三)东北之弥勒菩萨,表示慈悲。(四)西北之观自在菩萨,表示愿行圆满之菩提果。此四行皆表四方四佛之“因德”。此外,亦有以菩提、福德、智慧、羯磨四者分别表示四菩萨之四行。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一下):“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瑜伽大教王经、大日经疏卷十七、卷二十](参阅“四行菩萨”1691)
(二)指五戒中除去“不饮酒”之其他四项。中阿含经卷二十六(大一·五九四中):“有一沙门梵志行四行:不杀生、不教杀、不同杀,不偷、不教偷、不同偷,不取他女、不教取他女、不同取他女,不妄言、不教妄言、不同妄言。”
(三)通达四谛而趣向涅槃之无漏圣道有苦迟、苦速、乐迟、乐速等四种途径,称为四通行。[集异门足论卷七](参阅“四通行”1766)
(四)乃菩提达磨所说修证佛道之四种具体行法,即: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参阅“二入四行”167)
(名数)菩提,福德,智慧,羯磨之四行也。大日经疏五曰:“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
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 陈义孝编
集异门论七卷七页云:四行者: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二解、乐速通行。云何苦迟通行?答:静虑不摄下品五根,是名苦迟通行。云何苦速通二解行?答:静虑不摄上品五根,是名苦速通行。云何乐迟通行?答:静虑所摄下品五根,是名乐迟通行。云何乐速通行?答:静虑所摄上品五根,是名乐速通行。
二解 集异门论七卷七页云:复有四行:一、不堪忍行,二、堪忍行,三、调伏行,四、寂静行。云何不堪忍行?答:谓不堪忍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雨等触,又四秘密者。一令入秘密。谓声闻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谛理说有补特伽罗。及有诸法自性差别。二相秘密。谓于是处说诸法相显三自性三对治秘密。谓于是处说行对治八万四千四转变秘密。谓于是处以其别义。诸言诸不堪忍他人所发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夺命、苦受、骂辱语言。如是种类,是名不堪忍行。云何堪忍行?答:谓能堪忍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雨等触,又能堪忍他人所发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夺命、苦受、骂集辱语言。如是种类,是名堪忍行。云何调伏行?答:眼见色时专意系念,防护眼根,调伏其心,不令发起烦恼恶业。耳闻声集异门论七卷七页时,鼻嗅香一时,舌尝味时,身觉触时,意了法时,专意系念,防护耳根。广说乃至防护意根,调伏其心,不令发起烦恼恶业,是名调伏行。云何寂静行?答: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通行、四法迹、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寂静行。问:何故说此名寂静行?答:以于此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已生贪欲、瞋恚、愚痴、慢等,寂静,等寂静,最极寂静,是故说此名寂静行。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