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anusmaran!a-vikalpa。即忆念过往之境事而起各种追念分别。为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等三种分别之一。乃第六识作用之一。又称随忆思惟。俱舍论卷二(大二九·八中):“若定、若散意识相应诸念,名为随念分别。”依俱舍宗意,随念分别以第六识相应之念为体,通于定、散;若依大乘法相之意,以寻、伺为体,局限于独散意识。[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卷七十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成唯识论卷五、卷七](参阅“三分别”531)
(术语)三种分别之一。追念过去之境也。唯存意识之作用耳。
俱舍论二卷六页云:若定若散意识相应诸念,名为随念分别。 - 朱芾煌
三分别之一。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自性、计度、随念三分别,故谓有分别;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的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参阅“三分别”条。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