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梵语s/aya,巴利语sayana,音译势耶。为四威仪之一。略称卧。卧法,即比丘休息眠卧之法。须右胁而卧,两脚相累,以法衣覆身,正念正知而不失威仪。此外,据十诵律卷四十五载,若非得病,否则不得白昼眠卧,亦不得点灯而卧。然若极疲累,可自行起去入眠,不得恼及第二人。
摩得勒伽毗尼卷六(大二三·六○○下):“初夜过,四叠郁多罗僧,敷卷叠僧伽梨为枕,右胁卧,脚脚相累,不得散手脚,不得散乱心,不得散乱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后眠至后夜,疾疾起,经行坐,除去睡盖。”
据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卧须注意五事:(一)当以头首向佛。(二)不得卧而视佛。(三)不得双伸两
足。(四)不得向壁卧,亦不得伏卧。(五)不得竖两膝而交叠两足,当枕手、捡两足、累两膝。
密教亦有卧时作法,依金刚顶义诀载,就寝时观想入于金刚三昧,令心寂静如入涅槃;又当观想自身为五智印相而有光焰围绕,然后随意寝息。[毗尼母经卷五、陀罗尼集经卷七、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五、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释氏要览卷下]
(杂语)比丘眠卧之法。右胁卧,累足,法衣覆身,思想正也。摩得勒伽论六曰:“初夜过,四叠郁多罗僧敷卷叠僧伽梨为枕。右胁卧,脚脚相累。不得散手脚,不得散乱心,不得散乱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后眠。至后夜,疾疾起,经行,坐,除去睡盖。”释氏要览下曰:“宝云经云:欲卧,身向右边累足。以法衣覆身,正念正知,起明了想,但为长养诸根大种故。瑜伽论问云:何缘右胁而卧?答:与师子王法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