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五力?五力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英汉对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佛学次第统编、阿含辞典、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五力”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梵语pan~ca  bala^ni,巴利语同。指五种力用。(一)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五科。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长所产生之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之力量。(一)信力(梵s/raddha^  -bala  ),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二)精进力(梵vi^rya  -bala  ),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三)念力(梵smriti  -bala  ),修四念处以获正念。(四)  定力(梵sama^dhi  -bala  ),专心禅定以断除情欲烦恼。(五)慧力(梵prajn~a^  -bala),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此五者均有破恶之力,故称为“五力”。其内容与五无漏根相同,为佛教之实践道。其实践上,系由前者循序渐进至于后者。[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俱舍论卷二十五、法华玄义释签卷一、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阅“五根”1137)

  (二)如来说法之五种力用。(一)言说力,如来虽说三世垢净、世出世、有罪无罪、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种种法,而此言说如幻人之说,无有决定,乃至如虚空而无生灭,其言说即不言说。(二)随宜力,如来随宜而为种种说法。如说垢法为净法,或说净法为垢法;说生死即涅槃,或说涅槃即生死。(三)方便力,如为令众生行布施,而说布施为得大富之因。(四)法门力,如说六根等诸法皆是解脱之门。(五)大悲力,如来为使众生信解诸法无我,起三十二种大悲广为说法。[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三]

  (三)唯识不判之五种力用,又作五力难判。(一)定力,如来之大寂定力能普应十方。(二)通力,如来之神通力变化无穷,随感而应。(三)借识力,二禅以上无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之眼、耳、身三识而成己用。(四)大愿力,如来之大愿力能度旷劫众生。(五)法威德力,指如来之应化威德力,演一音则普应群机,施一法则众魔皆伏,利生无尽,功德难量。此五力皆为不可思议之胜用,与识法不相应,故称唯识不判之五力。[宗镜录卷四十八、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五]

  (四)那先比丘经所立之五力。即制眼、制耳、制鼻、制口、制身等五种力量。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名数)说见本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杂语)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囗@又](名数)三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三、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者。四、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者。五、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者。见法界次第中之下。智度论十九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又曰:“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是名为力。”梵语出名义大集四一。[囗@又]一、定力,一切禅定之力。二、通力,一切神通之力,是定力之结果也。三、借识力,色界二禅天以上,总无眼等五识,若有必用,则得以通力自由起初禅天之五识,谓之借识力。四、大愿力,佛菩萨之大誓愿力。五、法威德力,佛法之威德力。此五种之力,不可思议,非现比二量之境界,故唯识论中以之决一切诸法性相,独不判此五力。宗镜录四十八曰:“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又,一切通力中,中有之业通力最强,此五力亦不能遮止之,故谓之五力不可到。见三藏法数二十五。

【英汉对照词典】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bala  ==  五力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出法界次第]  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一信力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二精进力谓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法。是为精进力。三念力谓念正道及助道法。若念根增长。则能破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为念力。四定力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为定力。(事理禅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瑜伽二十九卷九页云:若复了知前后所证而有差别;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深生胜解,深生净信。此清净信,难伏义故;说名信力。问:谁不能伏?答:此清净信,若天若魔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余世间,无有如法能引夺者。诸烦恼缠,亦不能屈。故名难伏。此为上首,此为前行,余精进等,亦名为力。由此诸力,具大威势,摧伏一切魔军势力,能证一切诸漏永尽;是故名力。
二解  辩中边论中卷十四页云:已说修五根;当说修五力。次第云何?颂曰:卽损障名力。因果立次第。论曰:卽前所说信等五根,有胜势用,复说为力。谓能伏灭不信障等,亦不为彼所陵杂故。此五次第,依因果立。以依前因,引后果故。谓若决定信有因果;为得此果,发勤精进。勤精进已;便住正念。住正念已;心则得定。心得定已;能如实知。既如实知;无事不办。故此次第,依因果立。
三解  杂集论十卷七页云:如五根,五力亦尔。差别者:由此能损减所对治障,不可屈伏;故名为力。谓五力所缘境等,与根相似;然果有差别。所以者何?如说果者,谓能损减不信等障故,胜过于前。虽与五根所缘境界,自体等相似;然不可屈伏义有差别故,别立觉分。
四解  显扬二卷十三页云:五力者:广说如经。卽信根等,由善修习,多修习故,不复为彼不信等法之所杂乱,复能对治诸杂乱法。不可伏义,说名为力。
五解  集异门论十四卷五页云:五力者:云何为五?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问:信力云何?答:于如来所,修植净信,根生安住;不为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余世间如法引夺。是名信力。问:精进力云何?答:于己生不善法,为永断故;生欲,策励,乃至广说四种正断。是名精进力。问:念力云何?答:于内身住循身观,乃至广说四种念住。是名念力。问:定力云何?答: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广说四种静虑。是名定力。问:慧力云何?答:如实了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趣苦灭行圣谛。是名慧力。问:何故名力?答:因如是力,依如是力,住如是力,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缚,皆可断截摧伏破坏。故名为力。 - 朱芾煌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五力者谓信、进、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也。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
  一、信  信力,谓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也,又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二、进  进力,谓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也。又进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法,是为精进力。
  三、念  念力,谓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也。又谓念于正道及助道法,若念根增长,则能破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功德,是名念力。
  四、定  定力,谓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也。又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名定力。
  五、慧  慧力,谓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也。又谓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  法,若慧根增长,则能除一切邪妄之执,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 - 明·杨卓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信力、精进(活力)力、念力、定力、慧力。 - 庄春江居士编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五力”的解释

五根坚固的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

  精进力——是精进力增长,能破身之懈怠;

  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

  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

  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五力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