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无色界?无色界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英汉对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佛学次第统编、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无色界”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无色界”的解释

梵语a^ru^pya-dha^tu,巴利语aru^pa-dha^tu。又作无色天、无色行天。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谓此界有情之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之胜劣差别,则分为四阶级,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故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若三界分为九地,则此四界相当于后半之四地,而一一附加“地”字称呼,例如“空无边处地”等。复以其属于天界,故有时亦一一附加“天”字,称为“空无边处天”等。关于四天之寿命,各有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载,空无边处有二万劫,识无边处四万劫,无所有处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长阿含经卷二十则依次为一万劫、二万一千劫、四万二千劫、八万四千劫;依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则将四天各分上、中、下三品,由空无边处下品之一万七千五百大劫,至非想非非想处上品之八万大劫,总有十二品之寿量差别。此外,非想非非想处天因位居世界(有情之生存)之最高位,故又称有顶、有顶天。又无色界之有情均为男身,但不具男根。[业报差别经、法蕴足论卷十一、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三、卷九十八、法苑珠林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阅“四无色定”1772)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无色界”的解释

  (界名)三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粗色而谓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地,自下而上言之,则第一为识无边处,第二为空无边处,第三为无所有处,第四为非想非非想处也。既为无质,故不能以居处分之,但依其禅定寿命等之胜劣而立差等。俱舍论八曰:“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中略)俱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色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此四非由处有上下,但由生故,胜劣有殊。复如何知彼无方处,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此处生故。复从彼处没,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起故。”又曰:“于彼界中色非有,名为无色。所言色者,是变碍义,或示现义。被体非色,立无色名。”

【英汉对照词典】对“什么是无色界”的解释

Realm  of  Formlessness  ==  无色界

see  Three  Realms.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无色界”的解释

  三界之一。见三界条。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无色界”的解释

瑜伽一百卷十四页云:无色界者:谓空处等四无色地。
二解  显扬一卷十六页云:三、无色界。谓离色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
三解  俱舍论八卷二页云: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但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此四非由处有上下;但由生故,胜劣有殊。复如何知彼无方处?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卽于是处生故。复从彼没,生欲色时,卽于是处,中有起故。如有色界一切有情,要依色身,心等相续。于无色界受生有情,以何为依,心等相续?对法诸师,说彼心等,依众同分,及与命根,而得相续。若尔;有色有情心等,何不但依此二相续?有色界生,此二劣故。无色此二,因何故强?彼界二从胜定生故。由彼等至,能伏色想。若尔;于彼心等相续,但依胜定,何用别依?又今应说如有色界受生有情,同分命根,依色而转;无色此二,以何为依?此二更互相依而转。有色此二,何不相依?有色界生,此二劣故。无色此二,因何故强?彼界此二种,从胜定生故。前说彼定能伏色想,是则还同心相续难。或心心所,唯互相依故。经部师说:无色界心等相续,无别有依。谓若有因未离色爱,引起心等。所引心等,与色俱生,依色而转。若依于色已得离爱,厌背色故,所引心等;非色俱生,不依色转。
四解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三页云:云何无色界?谓有诸法,无色贪随增,是名无色界。复次无色界系三界二处四蕴,是名无色界。复次如欲色界处定建立,不相杂乱;非无色界有如是事。然依定生胜劣差别,建立上下。下从空无边处,上至非想非非想处,于中所有受想行识,是名无色界。又云:云何无色界?谓四无色,是名无色界。又云:除择灭非择灭,余无色法,是名无色界
五解  品类足论六卷十六页云:无色界云何?谓无色贪随增法。又云:无色界云何?谓四无色。
六解  品类足论六卷十六页云:除择灭非择灭,诸余非色法,总名无色界。 - 朱芾煌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无色界”的解释

  无色四天:
  一、空无边处天  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不论人中天上,初二三四禅中,但除无想五不还天。余修空处定者,若得成就,则命终便生此天。既无色阴,不可说有方隅处所,唯有微细第六意识,所缘无边虚空,为其处也。寿二万大劫。
  二、色无边处天  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不论欲界色界空处但修识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唯以微细第六意识,所缘无边心识,为其处也。寿四万大劫。
  三、无所有处天  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不论欲界、色界、空处、识处,但修无所有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唯以微细第六意识,所缘非空非色境界,为其处也。其王三昧,名之为乐。寿六万大劫。
  四、非想非非想处天  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唯以极微细第六识,所缘非有非无境界。为其处也,不论欲色二界,空等三处,但修非非想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寿八万大劫,居三有极顶,更无可进。
  钝根阿那含  按经论中,三果圣人,断下四地思尽,得第四禅。于中有二根性,一者乐慧,则修夹熏禅,生五净居(即无烦等五不还天)。二者乐定,则修四空定,生无色界。乐慧根利,即于色界,速出生死。乐定根钝,故于无色界,迟出生死也。此即四空界摄,无别处所,不同净居,别为一有。然虽在无色界,不同凡夫外道,乃受轮回,是故须别明之。
  无色界(二十八天阶次)

   ┌非想处
   │无有处
  ┌────无色四天┤
  │  │识处
  │  └空处
  │  ┌色究竟
  │  │善现
  │  │善见
  │  │无热
  │  ┌四禅┤无烦
  │  │  │无想
  │  │  │广果
  │  │  │福生
  二十八天┤  │  └无云
  │  │  ┌遍净
  │色界十八天┤三禅┤无量净
  │  │  └少净
  │  │  ┌光音
  │  │二禅┤无量光
  │  │  └少光
  │  │  ┌大梵
  │  └初禅┤梵辅
  │  └梵众
  │  ┌他化
  │  │化乐
  │  │兜率
  └────欲界六天┤
   │夜摩
   │忉利
   └四王

  (三界系统)

   ┌一、按部陀  ┐
   │二、厢裂  │
   │三、阿吒吒  │
   │四、阿波波  │
  ┌一、八寒─┤五、呕喉  │
  │  │六、青莲花  │
  │  │七、红莲花  │
  │  └八、白莲花  │
  │  ┌一、等活  │
  │  │二、黑绳  │
  │  │三、众合  │
  │  │四、号叫  │
  │二、八热─┤五、大号叫  │
  │  │六、炎热  │
  │  │七、极炎热  │
  │  └八、阿鼻  │
  │  ┌一、黑沙  │
  │  │二、沸屎  │
  │  │三、铁钉  │
  ┌地狱┤  │四、焦渴  │
  │  │  │五、饥饿  │
  │  │  │六、铜镬  │
  │  │  │七、多铜镬  │
  │  │  │八、石磨  │
  │  │三、十六  │九、脓血  │
  │  │  游增─┤十、量火  │三
  │  │  │十一、灰河  ├恶┐
  │  │  │十二、铁丸  │道│
  │  │  │十三、釿斧  │  │
  │  │  │十四、豺狼  │  │
  │  │  │十五、剑树  │  │
  │  │  └十六、寒冰  │  │
  │  └四、孤独、鬲子、轻系等  │  │
  │  ┌一、就形言  羽毛鳞介等  │  │
  ┌一、四恶趣┤  │二、就依处言  水陆空等  │  │
  │  │  │三、就陆地言  有土内山林  │  │
  │  │  │  人所畜养等  │  │
  │  │  │四、就昼夜言  有昼行夜行等  │  │
  │  │畜生┤五、就强弱言  差别甚远  │  │
  │  │  │六、就寿命言  长短无定  │  │
  │  │  │七、就胜劣言  罪福迥殊  │  │
  │  │  │八、就生出言  胎卵湿化  │  │
  │  │  └九、就趣报言  遍五道中  │  │
  │  │  ┌一、无财  一、炬口  │  │
  │  │  │  二、针咽  │  │
  │  │  │  三、臭口  │  │
  │  │  │二、少财  一、针毛  │  │
  │  │  │  二、臭毛  │  │
  │  │  │  三、大瘿  │  │
  │  │饿鬼┤三、多财  一、得弃  │  │
  │  │  │  二、得失┌一、夜叉  │  │
  │  │  └  三、势力┤二、罗刹  │  │
  │  │  └三、毗舍阇  ┘  │
  │  └修罗┬一、天修罗  二、人修罗  ┐  ├六道
  │  └三、鬼修罗  四、畜修罗  │  │
  │  ┌一、北俱卢洲  │  │
  │  ┌一、四洲┤二、西牛货洲  │  │
  │  │  │三、东胜神洲  │  │
  │  │  └四、南瞻部洲  │  │
  │二、人  ─┤  ┌一、地行  二、飞行  │  │
  │  │  │三、游行  四、空行  │  │
  ┌欲│  └二、十仙┤五、天行  六、通行  │  │
  │界┤  │七、道行  八、照行  │  │
  │  │  └九、精行  十、绝行  │  │
  │  │  ┌一、东方持国  ┐  │  │
  │  │  ┌一、四王┤二、南方增长  │  │  │
  │  │  │  │三、西方广目  │  │  │
  │  │  │  └四、北方多闻  │  │  │
  │  │  │  ┌一、善法堂天  │  │  │
  │  │  │  │  ┌一、山峰  │  │三│
  │  │  │  │  │二、山顶  │  ├善┘
  │  │  │  │  │三、善见城  │  │道
  │  │  │  │  │四、钵私他  │  │
  │  │  │  │二、南八天┤五、俱吒  │  │
  │  │  │  │  │六、杂殿  │  │
  │  │  │  │  │七、欢喜园  │  │
  │  │  │  │  └八、光明  │  │
  │  │  │  │  ┌一、波利耶多│  │
  │  │  │  │  │二、离险岸  │  │
  │  │  │  │  │三、谷崖岸  │  │
  │  │  │  │  │四、摩尼藏  │  │
  │  │  │  │三、西八天┤五、旋行  │  │
  │  │  │二、忉利┤  │六、金殿  │  │
  │  │  │  │  │七、鬘形  │  │
  │  └三、六欲天┤  │  └八、柔软  │  │
三界┤  │  │  ┌一、杂庄严  │  │
  │  │  │  │二、如意  │二│
  │  │  │  │三、微细行  │十┘
  │  │  │  │四、歌音乐  ├八
  │  │  │四、北八天┤五、威德轮  │天
  │  │  │  │六、日行  │
  │  │  │  │七、阎摩婆罗│
  │  │  │  └八、速行  │
  │  │  │  ┌一、影照  │
  │  │  │  │二、智慧行  │
  │  │  │  │三、众分  │
  │  │  │  │四、曼陀罗  │
  │  │  └五、东八天┤五、上行  │
  │  │  │六、威德颜  │
  │  │  │七、威德轮  │
  │  │  └八、清净  │
  │  │三、夜摩  │
  │  │四、兜率  │
  │  │五、化乐  │
  │  └六、他化  │
  │  ┌一、初禅  一、梵众  二、梵辅  三、大梵  │
  │色│二、二禅  一、少光  二、无量光  三、光音  │
  │界┤三、三禅  一、少净  二、无量净  三、遍净  │
  │  │  ┌一、无云  二、福生  三、广果  │
  │  └四、四禅  ┤四、无想  五、无烦  六、无热  │
  │  └七、善见  八、善现  九、色究竟│
  └无色界┬一、空无边处  二、识无边处  │
  └三、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  ┘

  (九地表)

  ┌五趣杂居地─欲界  ┐
  │离生喜乐地┐  │
  │定生喜乐地│  │
  │离喜妙乐地├色界  ├  三  界
  九  地  ┤舍念清净地┘  │(亦名三有)
  (亦名九有)│空无边处地┐  │
  │识无边处地│  │
  │无所有处地├无色界
  └非非想处地┘

  (二十五有表)

  ┌四恶趣…………四有┐
  ┌欲界┤四洲……………四有├十四有┐
  │  └六欲天…………六有┘  │
  │  ┌初禅┬前二天┐  │
  三界┤  │  └大梵─┴二有┐  │
  │  │二禅……………一有│  │
  │色界┤三禅……………一有├七有  ├二十五有
  │  │  ┌前三天┐  │  │
  │  └四禅┤无想  ├三有┘  │
  │  └那含  ┘  │
  └无色界……四无色……………四有  ┘ - 明·杨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无色界”的解释

又作无色天,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的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的天界。此界有情的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的胜劣差别,则分为四层次,称为无色界四天,即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故又称四无色天、四无色处;若三界分为九地,则此四界即为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关于四天之寿命,各有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载,空无边处有二万劫,识无边处四万劫,无所有处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 - 于凌波居士著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无色界”的解释

另作「无色有」,即「无男女欲、感官之欲、物质之欲,但还有精神之欲特性的众生界」,在色界之上,参看「三有」、「三界」(图说)。 - 庄春江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无色界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