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称欲邪行。又作邪淫。为十恶之一。于非境、非道、非处、非时行淫,概称为邪行。(参阅“十善十恶”468)
(二)邪语、邪业、邪命或身邪行、口邪形、意邪形等合称“三邪形”。前三者为八邪支之部分,系属于色业(即身业、语业)而别立者。后三者为违背正道之三业之行,包括杀、盗、邪淫、鞭杖、系缚、自淫妻、诳他、贪、恚、邪见等。(参阅“三邪行”558)
(三)印度九十六种外道之行法,亦总称为邪行。(参阅“九十六种外道”126)
(术语)总称九十六种外道之行法。瑜伽伦记六上曰:“邪行九十六种外道等。”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三页云:复次由四种相,能令彼人虽入圣教,而行邪行。一、由微劣不净意乐故。二、由伺求圣教瑕隙,为正法贼故。三、由专为饮食衣服活命因缘故。四、由怖畏王贼债主所加迫切故。
二解 瑜伽八十九卷十八页云:云何邪行?谓如有一、不能了知自业杂染;不能了知彼业对治;又于前后所证差别,不如实知。彼成如是愚痴法故;于其师所、得无根信;于非信处,妄生真实圣教胜解。彼由坠堕非实非理邪论朋党他回动时,于可疑处、而不生疑;不寻求师、躬往请问、为能正记、为不能记,为能净疑、为不能净,为一切智、非一切智。大师去世,于所疑处,毕竟随转。何以故?大师住世,能为决了此一切智、非一切智。大师灭后,何所请问。云何决了。是名邪行。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