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行者?行者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俗语佛源、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行者”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行者”的解释

  (一)梵语yogin。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一般修念佛法门者,称“念佛行者”。密教中,诵持真言、修供养法、护摩法等真言门之修行者,称为真言行者。专持法华经之行者,称法华行者。[观无量寿经、大日经卷一具缘品]

  (二)禅林中,行者乃指未出家而住于寺内帮忙杂务者。有剃发者,亦有未剃发而携家带眷者。据释氏要览卷上行者条载,善见律毗婆沙谓,善男子欲出家,而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称为畔头波罗沙。此畔头波罗沙即行者之意。又据禅林象器笺职位门行者条载,旧说日本与我国之行者有别,日本之行者,虽剪除须发,而行事与俗人同;在中国,则唯有僧人及沙弥剃发而已,行者不剃发,持守五戒。然若据日本之诸宗阶级卷上载,喝食行者皆有发。故知日本行者未必剃发。

  禅林之行者,依其职务不同而有诸多种类,如参头行者、六局行者、副参行者、客头行者、方丈客头行者、茶头行者、供过行者、门头行者、丧司行者、执局行者、堂司行者、库司行者、供头行者、众寮行者、方丈行者、库司客头行者、喝食行者、直殿行者、监作行者、直灵行者等。此外方丈之行者略称方行,西堂之行者略称西行,后堂之行者略称后行,监寺之行者略称监行,副寺之行者略称副行,维那之行者略称维行,典座之行者略称典行,直岁之行者略称直行,知客之行者略称客行,首座之行者略称首行、辨事,知殿之行者略称殿行。又年少之行者,或寺院中服杂役之小沙弥,称为童行、行童、道者、童侍、僧童。行者之居所,称行堂、行者房、童行堂。行堂之主首,称行堂主,或单称堂主。[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章训童行条、持宝通览卷下]

  (三)日本修验道之“山伏”,亦通称行者。彼等为得神验之法,而于山野作苦行修练。山伏二字,具有“入法性真如之宝山,降伏无明烦恼”之义。例如修验道之祖“役小角”即以常年跋涉深山幽谷、修练种种苦行而被称为“役行者”。又近代日本有着一定之行装,巡拜名山灵迹者,亦称行者。(参阅“山伏”947)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行者”的解释

  (职位)禅语。方丈之侍者。释氏要览上曰:“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未见译语)。今详,若此方行者也。”禅林象器笺八曰:“有发而依止僧寺,称为行者。”[囗@又](术语)&Amacron;carin,修行佛道者。释氏要览上曰:“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行者”的解释

  1.修行佛法的人。2.居住佛寺但留着头发修行的人。 - 陈义孝编

【俗语佛源】对“什么是行者”的解释

  梵语(yogin)的意译。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法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也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如《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今详,若此方行者也。”《观无量寿经》:“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后欲指出行的人。如清·阎尔梅《渔父辞》:“峒山居者笑行者,我自乘船君乘马。”(文贤)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行者”的解释

修行佛法的人,依住僧寺留发修行的人。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行者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