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隙游尘?隙游尘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隙游尘”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隙游尘”的解释

  梵语va^ta^yanacchidra-rajas。又作向游尘、日光尘。即浮游于日光之中,肉眼仅得辨认之尘。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其最小者,相当于“极微”(梵parama^n!u  )之八二三五四三倍,其大者则仅相当于一指节之二四○一分之一。

  小乘佛教如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认为构成宇宙最基本最细微之元素为“极微”。据萨婆多部之根本论书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二、卷一三六载,极微虽无长短方圆等形状,亦无青黄红白等色彩,非肉眼所能见,然为一实质存在之色法,一切物质均为极微所组成,亦即将一切物质分析至最终不可再分析之元素即是极微。故极微于虚空中占有一定之方位空间,其存在之型态常以七个极微组为一处,称为一微尘(梵an!u  -  rajas  ),即以一极微为中心,再聚集四面及上下等六方各一极微,如是七极微共成一微尘;准此推之,聚集七微尘为一金尘(梵loha  -rajas  ,又作铜尘、铁尘),聚集七金尘为一水尘(梵ab  -rajas  ),聚集七水尘为一兔毛尘(梵s/as/a  -rajas  ),聚集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梵avi  -rajas  ),聚集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梵go  -rajas  ),聚集七牛毛尘即为一隙游尘

  上记为小乘佛教一般之色法概念,除萨婆多部外,如经量部等,所主张虽各有宗趣,然大抵相同。而大乘唯识之说,则以极微等皆为“法处”所摄之假色,乃“意识”之所缘,并无实体或本质可言,而与萨婆多等小乘之说大异其趣。[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二、顺正理论卷三十二、成唯识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隙游尘”的解释

  (术语)又曰日光尘。梵V&amacron;t&amacron;yanacchidriarajas,飞散空中,肉眼仅得辨认之尘也。与极微之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三倍相当。参照极微条。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隙游尘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