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涅槃经列举菩萨所修五种行法之一,多为天台宗所用。据大乘义章卷十二载,婴儿行有自利、利他二义。就自利而释,菩萨之所行,为远离分别之大行,犹如婴儿之所作,故称婴儿行;就利他而释,则人、天、声闻、缘觉等诸乘,犹如婴儿?,菩萨为化度彼等,起大悲心而化度之,故称婴儿行。
此外,南本涅槃经卷十八列举“婴儿五相”:(一)不能起,如来终不起诸法相。(二)不能住,如来不着一切诸法。(三)不能来,如来身行无有动摇。(四)不能去,如来已到大般涅槃。(五)不能语,如来虽为一切众生演说诸法,实无所说。[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卷二十、法华玄义卷四下、宝镜三昧](参阅“五行”1085)
(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有自利利他之二释。就自利释之,则菩萨之大行,总离分别,如彼婴儿,故名婴儿行。就利他释之,则人天声闻缘觉之诸乘,犹如婴儿,菩萨为化彼,以大悲心示现此等小善,故名婴儿行。大乘义章十二曰:“婴儿行有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若论自利,从喻为名,行离分别,如彼婴儿无所辨了,名婴儿行。若论利他,从所化为名。如经中说:凡夫二乘始行菩萨如似婴儿,化此婴儿,名婴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