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arhat 或 arhant,巴利语arahat 或 arahant。音译阿罗汉、阿罗诃。为佛十号之一。又作应真、应。指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尊敬者。亦即应受一切人天以种种香、花、璎珞、幢幡、伎乐等供养者。禅苑清规卷八(卍续一一一·四六○下):“僧为佛子,应供无殊,天上人间,咸所恭敬。”此外,于小乘佛教中,指无学果之圣者。[北本涅槃经卷十八、方广大庄严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一、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宝性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二十四、大乘义章卷?二十末](参阅“阿罗汉”3692)
(术语)如来十号之一。梵语,阿罗诃Arhat,译曰应供。断一切之恶,应受人天之供养者。智度论二十四曰:“应受一切世间供养,故名为应供人。”大乘义章二十末曰:“外国名为阿罗诃也,此云应供。如来诸过悉已断尽,福田清净,应受物供,故名应供。”
应受人天供养的人,是如来十号之一,又是阿罗汉的义译。 - 陈义孝编
瑜伽十五卷十六页云:应供者:谓如有一,为性调善,不恼于他;终不违越诸调善者调善之地;随顺他心而起言说以时、如实,能引义利;言词柔软,如对善友;是名应供。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