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称第一义天、第一义净天。即住大涅槃之诸佛菩萨,或十住等之菩萨,皆称为义天。盖以善解诸法之义,故以喻第一义空之妙理为天,即四天中之义天。[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二、法华玄义卷四上]
(二)指唐之慈恩大师(即窥基),能解妙义,故称义天。宋高僧传卷七(大五○·七五三下):“有大乘基,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
(三)(1055~1101)又称大觉禅师。高丽文宗之第四子,俗姓王,名煦。为朝鲜僧界之统制官。于灵通寺出家,初学华严,旁通五教,精研儒学。夙怀入宋之愿,于宣宗二年(1085)与弟子共乘商船渡海来宋,上表请传华严教义,甚受神宗之礼遇。先后参访佛印了元、慧林宗本、净源、慈辩、大觉怀琏、佛日契嵩等五十余硕德,广学华严、天台、律、禅等。唐末战乱后,师将佛书从朝鲜反输至中国。三年后,携带释典经书千余卷归国,开创国清寺,广为宣扬华严、天台之旨。并奏请于兴王寺设置教藏都监,以珍藏宋、辽、日本之佛书。编撰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又称义天目录)三卷,又于兴王寺着手进行高丽续藏经四千余卷之刊行。肃宗六年十月示寂于总持寺,世寿四十七,法腊三十六。除上记之外,著作尚有圆宗文类、释苑词林、大觉国师文集等。[释门正统卷三、佛祖统纪卷十四、卷四十六、释氏稽古略卷四]
(人名)慈恩大师能解妙义,称曰义天。宋高僧传七曰:“有大乘基,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囗@又]十住等之菩萨,名为义天,四天之一。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为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囗@又]高丽国仁孝王第四子,名义天,出家,封佑世僧统,元佑初,入中华求法,上表哲宗请传贤首宗教,归国流通,敕就钱唐慧因寺净源受法。又就天竺寺慈辨受天台教观,谒灵芝大智学律藏,就圆照宗本禅师问宗旨之大义。归国弘通华严。见释门正统八。稽古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