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从根本无明中,生起更为粗显之种种烦恼。又作枝末不觉。乃“根本无明”之对称。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三(大四四·三○九中):“于中有根本枝末之异,枝末复有三细六粗。此谓依根本无明生起业相、能见相、境界相等三细,及依境界缘生起智相、相续相等六粗,总称为枝末无明。[大乘起信论、胜鬘宝窟卷中末、起信论疏卷上(元晓)、大乘起信论讲记(印顺)](参阅“根本无明”4135)
(术语)对根本无明而得名。起信论谓众生不达一法界之理忽然妄念微动,谓之根本无明,依此根本无明而起之业相,见相,境界相三细,名为枝末无明。又五住地中,第五之无明住地名根本无明,前四住地即见思之惑,名枝末无明。
从根本无明所生的随烦恼。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