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渐备一切智德经》

「法华部·华严部」经文285卷10页码:P0458
西晋 竺法护译

  《渐备一切智德经》四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玄妙住品第七

  金刚藏曰。惟佛子。菩萨大士。以能净治第六道地。具足安住。入第七地行善权智。则有十事修玄妙道。何谓为十。谓行空事无相无愿。所遵真谛。成就忍力。愍伤慈哀。念于众生。奉行佛法。乐供如来。笃信无违。心抱慧门。常顺空义。积累功德。无穷之福。解三界虚。在于三世。劝化群黎。永以消秽。所由恬怕。除一切尘炽然之炎。欲消众生一切贪淫嗔恚愚痴。晓诸所有。如幻如化。如梦影响。野马水中之月。而无有二。罪福之事。终不腐朽。意念国土。犹如虚空。开导众生。庄严国土。法身清净。坏来至义。得入一切诸佛名号。具悉色身诸相种好而自庄严。行无所著。离于音响。信如来声。本寂清净。解群黎音。导利庄严。一时之间觉了三世。入于诸佛世尊之业

  又能普入若干时劫。分别诸数。剖判众生志性所行。是为十事。修殊特道。从六道地。至于十住。名曰玄妙。是菩萨大士。当勤修学善权方便智度无极。因便得入第七道地住第七地。劝化无数众生之类。以用诸佛无限之法。教授无量众生之恼。入不可计诸佛世界。严净无数诸佛国土。入不可议若干品藏经典之教。入不可计诸佛正觉圣慧道业。下入无量不可计劫。入不可计诸佛所行去来今世。劝不可计众生之类。令入笃信殊特之行。入不可计诸佛色身现若干形。解不可计众生根性。入不可计诸佛所宣音声言教可悦一切。入不可计众生所思若干心行。入不可计诸佛大圣导利慧堂。入不可计诸佛应时化利声闻所归笃信。乐不可计诸佛所宣好入导教。尊习开化不可计数缘觉之众使得成就。入不可计诸佛至圣深要之慧所演道门。入不可计诸菩萨众开士之行。班宣诸佛不可称计大乘之业所布导慧斯等自谓是不可计乃逮佛名诸平等觉玄妙之地。所行殊特。不可称限。乃至若干无央数劫亿百千姟。乃能积累如是佛法。自谓我等建立此道。不贪财业。无想不想。具足众行。如斯谛观。缘神通慧。常行精进。入于道行。善权智慧。善住圣道。所行无动。一时闲静。奉行道教。未曾懈废。自恣所欲。其行如是。巍巍之业。坐起经行。卧寐言谈。默然无盖。常立威仪。不忘一切。不离若斯念道之行。彼发意顷心一念间。备积菩萨十度无极。普累功勋所以者何。菩萨大士。奉修如是所在发心。兴无极哀。以为元首。合聚佛法。劝如来慧。以是德本。施于众生。习于佛道。是施度无极。烧灭众尘。是戒度无极。若能愍慈无尽之慧。知众生无。是忍度无极。若能勤行众德之本。习念救济一切众生。行是方便。是为进度无极。其不舍道向一切智。是禅度无极。若了本净自然之行。无所生门。逮得法忍。是智度无极若能导利。无量圣慧。益于十方。是权方便所度无极。若能修行极上妙智。宣于道业。是为誓愿而度无极。降除一切诸外异学。伏魔兵众。是为势力而度无极。审如至诚。越一切法。发悲义行。是为慧度无极。以是具足斯十度无极。辄能宣备四恩之业。具悉三十七道品之法。至三脱门。常平等心。一念之顷。渐备普备。成立如是

  有一菩萨。名曰解脱月致究畅。时问金刚藏大士。菩萨之行。以何等业。一切具足第七道地。欲悉能备成菩萨道。必当学进至十住乎。答曰佛子。一切菩萨。菩萨行道。皆当具足十住道地。因是济脱。何况于斯七住菩萨。所以者何。又是佛子。菩萨道地行。以具足。入神通慧。普能具足一切道品。亦复成就一切十住。具足十住勉力解脱。从一发意。备斯七住。所以者何。是为佛子菩萨道住具足诸行备慧神通。又有佛子从初发意。始第一住。一切誓愿。渐以亲近具足道品。心好第二。次至第三弘要之业。逮法光曜第四道地顺从之业。第五光明随俗之行。入于第六深妙之法。劝立一切诸佛之法。所以者何。若有菩萨成就七住。入神通慧。辄在八住。具足究畅无家业地。犹如佛子有二世界。一者瑕疵。二者清净。本际平坦。一等清净。所度一等。其两界间。不可越度。以大神通。至力愿力。乃可越矣。如是佛子。菩萨当以至勤清净开士之行。乃能究畅。不以轻懈唯以弘誓善权智慧神通之力。乃能普备

  又问云何在第七住。宁复亲慕尘劳行乎。诸菩萨业。当以何察。答曰佛子。从始发意。住菩萨地。乃至十住。咸悉消除一切尘劳祸福之业。劝助道元。当作是观。犹如佛子别知同道。义无所越度。故名曰七。犹如佛子转轮圣王。乘大宝象。游四天下。晓了是非。与诸贫穷苦恼之患。尘劳杂居。解众杂垢。不为瑕秽所见污染。亦无所犯。成人威德。舍人间性。生于梵天。升梵天宫。睹见千界。住在梵天。显现光耀。不入人间。如是佛子。从初发意。在菩萨住。乘度无极。皆知一切众生之行。不为尘秽之所污染。升奉道堂。亦无所犯。乃名曰七。假使能弃一切诸行。因从第七。至第八住。亦承清净菩萨之乘。悉了一切众生之行。不着尘劳。瑕秽不染。永无所犯。辄得超度。入玄妙法。是故佛子。菩萨若逮此第七住。若在淫种。越一切欲。住在彼欲。行清净法。不当谓之有尘无尘。虽习在欲。则无尘劳。愿如来慧。未具所愿。不当谓之离尘劳也。住此地已。志性清净。身行清白。究竟鲜洁。口所言辞。心所念行。本末清净。其心一切所可念事。皆度众生。咨嗟诽谤如来至真。有形无形。诸平等觉。所可言教。皆悉顺从。未曾违之。无复慕乐世俗所有工匠异术。犹如第五住菩萨道。不好世间。普为师友。多所悦可。一切所好。至未曾有。乐至真法。住于三千大千世界。如来至真等正觉。及第八住菩萨道行。无等侣。志性所行。常怀仁和。其意所乘。以恒进定。及与神通三脱之门。皆修专精。奉行道门。无所希望。尚未成就第八菩萨道地。住斯地已。一切发意。遵承权慧咸以具足。遂修道品。以得菩萨普具。足业七住道地。逮成开士善择三昧正受。次名善念义定。意胜定。分别义定。审宣法定。善住本定。慧通门定。修法诫定。若干义藏定。生死无为定门。菩萨逮此三昧正受。如是备悉百万定意。道地清净。因其正受。以斯定意。逮净权慧。又入大哀无穷之力。过声闻地。越缘觉地。近行慧门。以住此定。持顺无量身行之业。进诵瑞应。口言心念。亦不可限。见谛清净。光明巍巍。无所从生法忍又问其初发意。得第一住。其身口意。不普越度声闻缘觉乎。答曰。以故勤修弘广之心。行至七住。乃能逮成自在己行。而无等侣。犹如有人。生于王家。乃为王子。有殊异德。为诸群臣。所见奉敬。不以自己而放恣行。假使长大。承己身力。超诸臣下所论国位。菩萨如是。这初发意。过诸声闻缘觉之地。心性柔和。宽弘无极。是为菩萨七住之地。己慧自在。入七住菩萨。甚为深也。亦寂然也。至无行也。身口心也。逮得道业。不复重进。更求义也。何所望舍。不望不舍。乃为大道也

  又问佛子。何谓菩萨所住道地也。乃至菩萨寂灭成就正真之行。答曰。已逮六住。能行斯法。乃致菩萨七住道地。一时发心。心数数念。辄致寂灭成就正行。不当谓之证于灭尽。以是之故。身口心行。不可思议。从其所作。此之谓也。若有菩萨。游于本际。而不取证。犹如佛子。时彼丈夫乘大舟船。入于大海。将船之师。工有方便。知水之宜。既行大海。不遭水难。如是佛子。菩萨立行。逮第七住。乘度无极道法之船。游行本际。而不取证。以逮如是圣慧势力。承三昧力。成就诸行。解觉道意。以大善权智慧之力。现生死门。游辄灭度。心性自然。已现其身。与眷属俱。往来围绕。在愦闹中。而常专精。逮致寂定。本愿之故。生在三界。不为世俗之所污染。出入进退。寂寞惔怕。善权光明。靡所不耀。无所燋然。逮致佛慧。退舍声闻缘觉之地。获佛藏界。现在魔界。已过四魔。游在其部。行度魔事。现在异学。一切诸邪。九十六种。六十二见。开化外异。令舍邪学。不违佛道。现在一切世间俗业。以等导利。度世之法。示在一切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睺勒。人与非人。释梵四天王。随其习俗。庄严居服。清净好妙。其心不舍法乐之娱。斯慧如是。具足究畅菩萨道地。住于深远。难逮巍巍玄逈之法。如是供养。无量不可计数百千亿垓诸佛大圣。贡上衣食床卧之具。病瘦医药。所用为安。归命稽首斯等如来。奉受诸佛之道化。过众声闻缘觉法。独步无侣所问以时

  又彼菩萨。用摄众生。法忍清净。遂转显耀。其善德本。无央数亿百千姟劫。乃复益茂。清净赫盛。犹如佛子。而有琦珍。于众宝中。光独明昭。巍巍无侣。如是佛子。菩萨住斯妙法难逮开士道业。以是德本。逮成善权智度无极。遂更名显成无上道。声闻缘觉。所不能逮。犹如佛子日之弘光。月之台宫。光明所照。普遍天下。皆使丰熟。亦能干燥污泥之地。日月之光。亦无蔽碍。莫不能通利。如是佛子。菩萨住斯玄妙难逮开士道业。其功德本无能逮者。德转巍巍。皆化一切声闻缘觉。令怀羞耻。除众尘劳。使性清净。是为佛子菩萨大士玄妙难逮第七道住。菩萨大士。若成七住。益得自在。若为天王。以随时慧。诸所兴立。行精进业。若行布施。爱敬仁慈。有所劝利。等惠利义。心常念佛。未曾忘舍。乃至普慧。一智慜智。心初不念何时。不逮成佛最正觉。处众生中。而最圣尊。导利众生。示一切智。发心之顷。如是比像。精进超绝。一时须臾。逮致百千亿兆姟三昧正受。睹诸菩萨。亿百千姟眷属围绕。以斯誓力。承于菩萨。所显殊特。因显神变。莫能称计。以若干亿百千姟劫。所修德义不可限量。时金刚藏。说是法已。重欲散义。即说偈曰

  玄妙之圣慧  顺第一句义

  心了第六住  谨顺己身行

  勤修于道教  应善权智慧

  辄善逮入尊  第七之道地

  遵空无相愿  志行慈愍哀

  若奉行供养  诸佛之道法

  晓知众圣慧  于德力无厌

  由是行之故  入第七道地

  而在于三界  大乱中寂静

  消灭诸群黎  寂凝尘劳炎

  如影照幻化  在梦因行法

  以入第七住  显示愍伤业

  严净佛土空  世性无有想

  备悉最胜相  …

《渐备一切智德经四》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