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三十四 ▪第2页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故。了报业集故。了知一切诸功德法。皆从菩萨善巧方便之所流故。了知一切法非法性平等现前增长成就真法界故。善财童子。入如是智。如是思惟。如是作意。端心洁念。于楼阁前。举体投地。殷勤顶礼。不思议善根。速疾现前流注身心。清凉悦泽。然后安徐。从地而起。一心瞻仰。目不暂舍。合掌围绕毗卢遮那普庄严藏广大楼阁。经无量匝思惟作意。发起深心。曲躬恭敬。作是念言。此大楼阁是解甚深空无相愿三解脱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诸法了达法性无分别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了法界本际平等无差别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知一切诸众生界不可得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知一切诸法无生住灭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执着一切世间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执着一切窟宅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爱乐一切聚落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依着一切境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远离一切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坏散一切妄想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知诸法无自性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断一切分别业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离一切想心意识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一切法不来不去不入不出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入一切甚深般若波罗蜜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方便安住一切普门法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寂静息灭一切烦恼火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胜慧除断一切见爱慢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出生一切诸禅解脱等持等至三昧通明而游戏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观察一切诸大菩萨三昧境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安住一切诸如来所亲近依止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于一劫。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刹入一切刹。以一切刹入于一刹。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于一法。而不相杂乱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众生入一切众生。以一切众生入一众生。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于一佛。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一念中而知一切三世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一念中往诣一切国土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一切众生前悉现其身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心常利益一切世间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得自在力能遍至一切处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虽已出。一切世间。为欲教化诸众生故。而恒于中普现其身。不舍离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依着一切刹土。欲为供养一切佛故。而游一切诸佛刹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动本处。能普往诣一切佛刹。而庄严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遍亲近一切诸佛。而不起佛想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遍依止一切善知识。而不起善知识想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住一切魔宫。而不耽着欲境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知一切心意识法。而永离一切心想见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虽于一切众生中而现其身。然于自他不生二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普入一切世界。而于法界无差别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愿住未来一切劫。而于诸劫无长短想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离一毛端处。而普现身。随顺十方一切世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演说难遭遇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难知解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甚深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二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相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对治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所得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戏论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大慈大悲者之所住处。是已越度一切二乘所知境者之所住处。是已超过一切魔境界者之所住处。是已能于一切世法无所染者之所住处。是已能到一切菩萨所到岸者之所住处。是已能住一切如来所住处者之所住处。是虽已离一切诸相。而亦不入声闻正位者之所住处。是虽已了诸法无生。而亦不住无生法性者之所住处。是虽已观贪欲不净。而不证离贪法。亦不与贪欲俱者之所住处。是虽修于慈而不证离嗔法。亦不与嗔垢俱者之所住处。是虽观一切十二缘起。而不证离痴法。亦不与痴惑俱者之所住处。是虽住四禅。而以大悲愿力。不随禅生者之所住处。是虽住四无量。为化众生故。而不生于色界者之所住处。是虽修四无色定。以大悲故。而不住无色界者之所住处。是虽勤修止观。为化众生故。而不证明脱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舍。而以大悲。不舍一切化众生事者之所住处。是虽观于空。然不起空见者之所住处。是虽行无相。而常教化着相众生者之所住处。是虽行无愿。而不舍菩提一切行愿者之所住处。是虽于一切业烦恼中而得自在。为欲教化成熟众生。而现随顺业烦恼者之所住处。是虽无生死。而为化众生。示受生死者之所住处。是虽已离一切诸趣。为化众生。示入诸趣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慈。而于诸众生。无所爱恋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悲。而于诸众生。无所取著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喜。而观苦众生。心常哀愍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舍。而不废舍利益他事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九次第定。而不厌离欲界受生者之所住处。是虽知一切法无生无灭。而不于实际作证者之所住处。是虽入三解脱门。而不取声闻解脱者之所住处。是虽观四圣谛。而不住小乘圣果者之所住处。是虽观甚深缘起。而不住究竟寂灭者之所住处。是虽修八圣道。而不求永出世间者之所住处。是虽超凡夫地。而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者之所住处。是虽观五取蕴。而不永灭诸蕴者之所住处。是虽超出四魔。而不分别诸魔境界者之所住处。是虽不着六处。而不永灭六处者之所住处。是虽安住真如。而不堕实际者之所住处。是虽说一切乘。而不舍大乘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住如是一切无量诸功德者之所住处。尔时善财童子。合掌瞻仰。恭敬一心。而说偈言
此是大悲清净智 利益世间慈氏尊
灌顶地中佛长子 随顺思惟入佛境
一切名闻诸佛子 住大智境解脱门
游行法界心无著 此无等者之住处
施戒忍进禅智慧 方便愿力及神通
如是大乘诸度法 悉具足者之住处
智慧广大如虚空 普知三世一切法
无碍无依无所取 了诸有者之住处
善能解了一切法 无性无生无所依
如鸟飞空得自在 此无所畏之住处
了知三毒真实性 分别因缘虚妄起
亦不厌彼而求出 此寂静人之住处
三解脱门八圣道 诸蕴处界及缘起
悉能观察不趣寂 此善巧人之住处
十方国土及众生 以无碍智咸观察
了性皆空不分别 此寂灭人之住处
普行法界悉无碍 而求行性不可得
如风行空无所行 此无依者之住处
普见恶道群生类 受诸楚毒无所归
放大慈光悉除灭 此哀愍者之住处
见诸众生失正道 譬如生盲践畏途
引其令入解脱城 此大导师之住处
见诸众生入魔网 生老病死常逼迫
令其解脱得慰安 此勇健人之住处
见诸众生婴惑病 而兴广大悲愍心
甘露智药以除灭 此大医王之住处
见诸众生没有海 沉沦忧迫受众苦
大悲法船以救之 此善度者之住处
见诸众生在惑海 能发菩提妙宝心
悉入其中而拔济 此善渔人之住处
恒以大愿慈悲眼 普观一切诸众生
从诸有海而拔出 此妙翅王之住处
譬如日月在虚空 一切世间靡不烛
愿智光明亦如是 此照世者之住处
菩萨为化一众生 普尽未来无量劫
如为一人一切尔 此救世者之住处
于一刹土化众生 尽未来劫无休息
如于一刹十方然 此坚固意之住处
十方诸佛所说法 一坐普受咸令尽
尽未来劫志无厌 此智海人之住处
遍游一切世界海 普入一切道场海
供养一切如来海 此修行者之住处
修行一切妙行海 发起无边大愿海
如是经于众劫海 此功德者之住处
一毛端处无量刹 佛众生劫不可说
如是明见靡不周 此无碍眼之住处
一念普摄无边劫 国土诸佛及众生
福智无碍波罗蜜 此具德人之住处
十方佛刹碎为尘 一切大海以毛滴
菩萨发愿数如是 此无碍者之住处
成就总持三昧门 大愿诸禅及解脱
一一皆住无边劫 此真佛子之住处
无量无边诸佛子 种种说法度众生
亦说世间众技艺 此修行者之住处
成就神通方便智 修行如幻妙法门
十方五趣悉现生 此无碍者之住处
菩萨始从初发心 具足修行一切行
化身无量遍法界 此神力者之住处
一念成就菩提道 普作无边智慧业
世情思虑悉发狂 此难量者之住处
成就神通无障碍 游行法界靡不周
其心未尝有所得 此净慧者之住处
菩萨修行无碍慧 入诸国土无所著
以无二智普照明 此无我者之住处
了性如空平等智 本来寂静无所依
常行如是境界中 此离垢人之住处
普见群生受众苦 发大仁慈智慧心
愿常利益诸世间 此悲愍者之住处
佛子住于此 普现众生前
犹如日月轮 遍除生死暗
佛子住于此 普顺众生心
变现无量身 充满十方刹
佛子住于此 遍游诸世界
一切如来所 无量无数劫
佛子住于此 称量佛境界
无量无数劫 其心无厌倦
佛子住于此 念念入三昧
一一三昧门 阐明诸佛境
佛子住于此 悉知一切刹
无量无数劫 众生佛名号
佛子住于此 一念摄诸劫
远离诸妄想 随顺于众生
佛子住于此 修习诸三昧
一一心念中 了知三世法
佛子住于此 结跏身不动
普现一切刹 诸趣利众生
佛子住于此 饮诸佛法海
深入智慧海 具足功德海
佛子住于此 悉知诸刹数
世数众生数 佛不思议数
佛子住于此 一念悉能了
一切三世中 国土之成坏
佛子住于此 普知佛行愿
菩萨所修行 众生根性欲
佛子住于此 见一极微中
无量刹道场 众生及诸劫
如一极微内 一切微悉然
种种咸具足 处处皆无碍
佛子住于此 普观一切法
众生刹及世 无起无所有
观察众生等 法等如来等
刹等诸愿等 三世悉平等
佛子住于此 教化诸群生
供养诸如来 思惟诸法性
无量千万劫 所修愿智行
广大不可量 称扬莫能尽
彼诸大勇猛 所行无障碍
安住于此中 我合掌敬礼
诸佛之长子 圣德慈氏尊
我今恭敬礼 愿垂顾念我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6】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