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三十八 ▪第2页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如来如实了知。若数取者住于下劣方便起广大解。或住广大方便起下劣解。或由此解下劣方便当住胜进。或由此解胜进方便当住下劣。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当殖邪定种。若由此解当殖正定种。若由此解当殖正定解脱种者。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当趣欲界。或趣色界。或无色界。若由此解遍趣三界。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顺下劣分当获胜进。或得胜进当住下劣。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当于来世受种种生。受种种类种种受用。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当退堕顶。或由此解殖解脱种。是亦如来如实了知。既了知已如其所应。广为有情如法演说。如是舍利子。如来非一解种种解智力。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种种解智力如虚空不可思议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世间种种解 过现无有量
彼种种解心 导师皆能了
若有贪解者 复当住嗔恚
或现住嗔恚 痴解如实知
住痴起贪解 心注不思议
间杂流转起 导师悉能知
诸下劣方便 而起广大解
或增上方便 导师悉能知
随入于邪性 复入所不趣
解脱三界解 如来悉能知
种种生及类 诸受用差别
若退堕于顶 两足尊能知
知种种解已 导师如法说
是第三佛力 最胜子能信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三种种解智力。由成就故。如来应正遍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种种界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如实了知一切世间种种诸界。由此界故。世间含生集起福行。集非福行。集不动行。或由此界殖出离种。如是等界如来于此如实了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眼界色界及眼识界。如是等界云何知耶。谓如实知。由内空外空内外空故。乃至如实了知意界法界及意识界。如是等界云何知耶。谓如实知。由内空外空内外空故。又如实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如是等界云何知耶。谓如实知。如空界故。如是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如实了知。遍分别所起故。又如实知有为界造作相故。无为界无造作相故。杂染界烦恼所引相故。清净界自体光净相故。又如实知诸行界不顺理无明相故。涅槃界顺理明相故。如是诸界皆能明了。是故舍利子。若界能安立世间。此界世间之所依住。如是若界能发牵引。若界能兴建立。若界能起方便。若界能生意欲。若界能起炽然。若界能为依止。舍利子。如是等界无量无边。是亦如来如实明了。既明了已如其所应。广为有情如法演说。舍利子。如来非一界种种界智力。不可思议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若有欲求如来种种界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如是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种种界智力如虚空不可思议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世间诸含生 依止种种界
随其所流转 最胜悉能知
福非福不动 及顺于出离
住如是界已 证寂静涅槃
若眼界色界 及以眼识界
耳鼻舌身意 诸界悉能知
又知于法界 及以意识界
内外界悉空 佛能如实知
地界及水界 火界与风界
四界同空相 如是悉能知
若欲界色界 及以无色界
遍分别所起 佛能如实知
如虚空无边 界无边亦尔
佛皆能照了 不谓我能知
诸界本无生 亦无有灭者
是谓涅槃界 胜丈夫能知
如空量无边 诸佛智如是
由智能了知 变异于诸界
已知种种界 调伏诸含生
是佛第四力 最胜子能信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四非一界种种界智力。由成就此力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非一根种种根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如实能知。若他有情若数取者。种种诸根差别之相。如来皆能分别了知。舍利子。如是等相云何知耶。所谓了知钝根中根利根胜根劣根。由随遍分别根故。能知众生起极重贪。起极重嗔。起极重痴。如是诸根。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由随遍分别根故。如来能知。或起假立贪嗔痴。或起微薄贪嗔痴。或起颠倒贪嗔痴。或起摧伏贪嗔痴。如是等相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不善因所生诸根。若由善因所生诸根。若不勤因所生诸根。若出离因所生诸根。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正勤根。念根慧根。三摩地根。未知当知根。知根知已根。如是诸根差别之相。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知彼诸根。因于眼根当住耳根。而不住彼鼻舌身根。或因耳根当住鼻根。或因鼻根当住舌根。或因舌根当住身根或因身根。当住眼根。如是等根如来于此如实知之
复次舍利子。若诸有情住布施根修戒方便。尔时如来。以胜劣根智为说布施。若住戒根修施方便为说于戒。若住忍根修勤方便为说忍法。住正勤根修忍方便为说正勤。住静虑根。修慧方便为说静虑。若住慧根修定方便为说正慧。如是一切菩提分法。诸根差别如实了知。皆应广说。又舍利子。若诸有情住声闻根而返修于独觉方便。如来以诸根智为说下乘。住独觉根而修声闻智方便者。以诸根智为说中乘。住大乘根而修二乘智方便者。以诸根智为说大乘。住下劣根修大乘行。以诸根智为说二乘。若诸有情无堪任根无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无堪任非法器已而便舍置。若诸有情有堪任根有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有堪任是法器者。即便殷勤郑重说法令其悟入。如是舍利子。如来了知一切有情诸根纯熟及不纯熟。诸根出离及不出离。舍利子。诸有情根如来如实一切了知。住如是相。如是方便。如是信解。如是本因。如是所缘。如是等流。如是究竟。舍利子。如来种种根智。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有欲求如来诸根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虚空际。诸菩萨摩诃萨闻是根力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到根彼岸含灵尊 善达有情意性行
随诸众生根所堪 人中师子为说法
下中上根所堪任 善逝胜智根中起
观彼解脱器心已 知行慧者为说法
若人诸根能发起 至极相续微烦恼
善达彼人所有根 知行随顺为说法
若诸丈夫有善根 随勤信欲广开示
又随根行相差别 说诸胜义定慧等
若人发起于信欲 慧者随根说净道
知彼所行众行已 为说胜法超诸苦
有定住佛菩提根 迷倒误转声闻智
为说大乘成正觉 此佛难伏第五力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五种种根智力。由成就此力故。如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遍趣诸行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如实了知遍行诸行。舍利子。如是等相云何了知。谓能了知有情性等正定之性。不正定性及邪定性。舍利子。云何名为正定之性。谓由因力先世方便。开智利根之所生故。若诸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如来如实知彼有情前世因果堪任法器。随应说法令速解脱。舍利子。云何名为不定之性。由外缘力而成熟相。若得如法教授教诫。可得解脱。不得如法教授教诫。不得解脱。如来为说随顺缘因相应之法。彼诸有情闻正法已。如理修行证解脱果。为如是等得义利故。诸佛世尊出兴于世。舍利子。云何名为邪定之性。谓有情性烦恼所蔽不修净业。识性薄弱愚痴深厚。住邪见网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舍置。是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愍此有情作利益故。被弘誓铠入邪见军教化摧伏。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三种贪行。或净美相起于贪行。或爱恋相起于贪行。或先世因起于贪行。又能了知三种嗔行。或损害相起于嗔行。委练观察起于嗔行。先世随眠起于嗔行。又观了知三种痴行。或有痴行因无明生。或有痴行因妄有身见生。或有痴行因疑而生。如是一切如来如实皆能了知
复次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诸行。苦乐二行俱能速通。诸根利故。苦乐二行俱是迟通。诸根钝故。又如实知迟行迟通。舍所缘故。迟行速通道不息故。速行迟通勇决进故。速行速通非彼性故。又如实知。或有诸行简择力满非修习力。或有诸行修习力满非简择力。或有诸行简择修习二力俱满。或有诸行简择修习力俱不满。如是诸相如来如实皆能了知。又如实知。或有诸行信欲具足非方便具足。或有诸行方便具足信欲不具足。或有诸行信欲方便俱不具足。或有诸行信欲方便二俱具足。如是一切皆能了知。又如实知。或有诸行身业清净非由语心。或有诸行语业清净非由身心。或有诸行心业清净非由身语。或有诸行非身语心。或有诸行由身语心而得清净。舍利子。如是乃至一切有情所有诸行。或因流转。或因不流转。或因流转及不流转。如来以无碍智见故。于如是等一切处转。如是舍利子。如来遍教行智力。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诸菩萨摩诃萨闻是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善逝如实了诸行 能知定因有情性
又知不定成熟相 及诸根因相应法
诸行三种贪相应 及与三种嗔痴合
无边广惑相应行 缘因大师如实知
诸有苦行而根利 及有此行而钝根
诸有乐行根利钝 世大依怙如实知
诸有钝行及钝修 或复行钝而修利
或复行速而修迟 或有俱速非彼性
或有诸行简择生 不由修习道力起
或修习生非简择 俱生别异共相应
或有诸行信欲转 清净而非方便净
或有返此俱不俱 佛遍智者皆明了
复有净修于身业…
《大宝积经三十八》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