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益梵天所问经》一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僧六万四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皆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及诸三昧。于诸神通无所挂碍。善能晓了诸法实性。悉皆逮得无生法忍
其名曰文殊师利法王子。宝手法王子。宝积法王子。宝印手法王子。宝德法王子。虚空藏法王子。发心转法轮法王子。网明法王子。障诸烦恼法王子。能舍一切法法王子。德藏法王子。花严法王子。师子法王子。月光法王子。尊意法王子。善庄严法王子。及跋陀婆罗等十六贤士。跋陀婆罗菩萨。宝积菩萨。星德菩萨。帝天菩萨。水天菩萨。善力菩萨。大意菩萨。殊胜意菩萨。增意菩萨。善发意菩萨。不虚见菩萨。不休息菩萨。不少意菩萨。导师菩萨。日藏菩萨。持地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及四天王释提桓因等。忉利诸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及梵王等。诸梵天。并余无量诸天龙鬼神夜叉犍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普皆来集。尔时世尊。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于时网明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头面礼佛足。合掌向佛。动此三千大千世界。引导起发一切大众。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从佛少有所问。若佛听者乃敢咨请。佛告网明。恣汝所问。当为解说悦可尔心。于是网明既蒙听许。心大欢喜。即白佛言。世尊。如来身相。超百千万日月光明。我自惟念。若有众生能见佛身甚为希有。我复惟念。若有众生能见佛身。皆是如来威神之力。佛告网明。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佛不加威神。众生无有能见佛身。亦无能问。网明当知。如来有光名寂庄严。若有众生遇斯光者。能见佛身不坏眼根。又如来光名无畏辩。若有众生遇斯光者。能问如来其辩无尽。又如来光名集诸善根。若有众生遇斯光者。能问如来转轮圣王行业因缘。又如来光名净庄严。若有众生遇斯光者。能问如来天帝释行业因缘。又如来光名得自在。若有众生遇斯光者。能问如来梵天王行业因缘。又如来光名离烦恼。若有众生遇斯光者。能问如来声闻乘所行之道。又如来光名善远离。若有众生遇斯光者。能问如来辟支佛所行之道。又如来光名益一切智。若有众生遇斯光者。能问如来大乘佛事。又如来光名为往益。佛来去时足下光明。众生遇者命终生天。又如来光名一切庄严。若佛入城放斯光明。众生遇者得欢喜乐。一切严饰之具庄严其城。城中宝藏从地踊出。又如来光名曰震动。佛以此光。能动无量无边世界。又如来光名曰生乐。佛以此光。能灭地狱众生苦恼。又如来光名曰上慈。佛以此光。能令畜生不相恼害。又如来光名曰凉乐。佛以此光。能灭饿鬼饥渴热恼。又如来光名曰明净。佛以此光。使盲者得视。又如来光名曰聪听。佛以此光。能令众生聋者得听。又如来光名曰惭愧。佛以此光。能令众生狂者得正。又如来光名曰止息。佛以此光。能令众生舍十不善道。安住十善道。又如来光名曰离恶。佛以此光。能令邪见众生皆得正见。又如来光名曰能舍。佛以此光。能破众生悭贪之心。令行布施。又如来光名无恼热。佛以此光。能令毁禁众生皆得持戒。又如来光名曰安利。佛以此光。能令嗔恨众生皆行忍辱。又如来光名曰勤修。佛以此光。能令懈怠众生皆行精进。又如来光名曰一心。佛以此光。能令妄念众生皆得禅定。又如来光名曰能解。佛以此光。能令愚痴众生皆得智慧。又如来光名曰清净。佛以此光。能令不信众生皆得净信。又如来光名曰能持。佛以此光。能令少闻众生皆得多闻。又如来光名曰威仪。佛以此光。能令无惭众生皆得惭愧。又如来光名曰安隐。佛以此光。能令多欲众生断除淫欲。又如来光名曰欢喜。佛以此光。能令多怒众生断除嗔恚。又如来光名曰照明。佛以此光。能令多痴众生断除愚痴。又如来光名曰遍行。佛以此光。能令等分众生断除等分。又如来光名示一切色。佛以此光。能令众生皆见佛身无量种色。网明当知。如来若以一劫若减一劫。说此光明力用名号。不可穷尽。尔时网明菩萨。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来身者。即是无量无边光明之藏。说法方便亦不可思议。世尊。我自昔来未曾闻此光明名号。如我解佛所说义。若有菩萨。闻斯光明名号。信心清净。皆得如是光明之身。世尊。惟愿今日放请菩萨光。令他方菩萨善能问难者。见斯光已。发心来此娑婆世界
尔时世尊。受网明菩萨请已。即放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普及十方无量佛土。于是诸方无量百千万亿菩萨。见斯光已。皆来至此娑婆世界。尔时东方过七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清洁。佛号日月光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其佛土有菩萨梵天。名曰思益。住不退转。见此光已到日月光佛所。头面作礼。白佛言世尊。我欲诣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奉见供养亲近咨受。彼佛亦复欲见我等。其佛告言。便往梵天。今正是时。彼娑婆国有若干千亿诸菩萨集。汝应以此十法游于彼土。何等为十。于毁于誉心无增减。闻善闻恶心无分别。于诸愚智等以悲心。于上中下众生之类。意常平等。于轻毁供养心无有二。于他阙失不见其过。见种种乘皆是一乘。闻三恶道亦勿惊畏。于诸菩萨生如来想。佛出五浊生希有想。梵天。汝当以此十法游彼世界。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我不敢于如来前作师子吼。我所能行佛自知之。今当以此十法游彼世界一心修行。尔时日月光佛国有诸菩萨。白其佛言。世尊。我得大利。不生如是恶众生中。其佛告言。善男子。勿作是语。所以者何。若菩萨于此国中。百千亿劫净修梵行。不如彼土从旦至食无嗔碍心。其福为胜。即时有万二千菩萨。与思益梵天。俱共发来而作是言。我等亦欲以此十法游彼世界见释迦牟尼佛。于是思益梵天与万二千菩萨俱。于彼佛土忽然不现。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到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却住一面。尔时佛告网明菩萨。汝见是思益梵天不。唯然已见。网明当知。思益梵天。于诸正问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善分别诸法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说随宜经意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慈心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悲心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喜心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舍心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软语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不嗔碍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先意问讯菩萨中。为最第一。于诸决疑菩萨中。为最第一。尔时思益梵天与万二千菩萨俱。头面礼佛足。右绕三匝。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世尊大名称 普闻于十方
所在诸如来 无不称叹者
有诸余净国 无三恶道名
舍如是妙土 慈悲故生此
佛智无减少 与诸如来等
以大慈本愿 处斯秽恶土
若人于净国 持戒满一劫
此土须臾间 行慈为最胜
若人于此土 起身口意罪
应堕三恶道 现世受得除
生此土菩萨 不应怀忧怖
设有恶道罪 头痛即得除
此土诸菩萨 若能守护法
世世所生处 不失于正念
若人欲断缚 灭烦恼业罪
于此土护法 增益一切智
净土多亿劫 受持法解脱
于此娑婆界 从旦至食胜
我见喜乐国 及见安乐土
此中无苦恼 亦无苦恼名
于彼作功德 未足以为奇
于此烦恼处 能忍不可事
亦教他此法 其福为最胜
我礼无上尊 大悲救苦者
能为恶众生 说法为甚难
佛集无量众 十方世界中
名闻诸菩萨 听法无厌足
佛集十方界 名闻诸菩萨
听法无厌足 如海吞众流
为如是等人 广说于佛道
释梵四天王 诸天龙神等
皆集欲求法 随所信乐说
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女
是四众普集 愿时为演说
有乐佛乘者 及缘觉声闻
佛知其深心 悉皆为断疑
不断佛种者 能出生三宝
为是诸菩萨 我今诸法王
名称普流布 十方菩萨闻
皆悉共来集 为说无上道
此无上大法 二乘所不及
我等信力故 得入如是法
不可思议慧 非我等所及
佛虽无疲倦 而我有所请
悔过于世尊 愿说菩提道
四法品第二
尔时思益梵天。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何谓菩萨其心坚固而无疲倦。何谓菩萨所言决定而不中悔。何谓菩萨增长善根。何谓菩萨无所恐畏威仪不动。何谓菩萨成就白法。何谓菩萨善知从一地至一地。何谓菩萨于众生中善知方便。何谓菩萨善化众生。何谓菩萨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何谓菩萨能一其心而无杂行。何谓菩萨善求法宝。何谓菩萨善出毁禁之罪。何谓菩萨善障烦恼。何谓菩萨善入诸大众。何谓菩萨善开法施。何谓菩萨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谓菩萨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罗蜜。何谓菩萨能转舍禅定还生欲界。何谓菩萨于诸佛法得不退转。何谓菩萨不断佛种
尔时世尊。赞思益梵天。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此之事。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思益梵天。菩萨有四法。坚固其心而不疲倦。何等四。一者于诸众生起大悲心。二者精进不懈。三者信解生死如梦。四者正思量佛之智慧。菩萨有此四法。坚固其心而不疲倦。梵天。菩萨有四法。所言决定而不中悔。何等四。一者决定说诸法无我。二者决定说诸生处无可乐者。三者决定常赞大乘。四者决定说罪福业不失。是为四。梵天。菩萨有四法。增长善根。何等为四。一者持戒。二者多闻。三者布施。四者出家。是为四。梵天。菩萨有四法。无所恐畏威仪不转。何等四。一者失利。二者恶名。三者毁辱。四者苦恼。是为四。梵天。菩萨有四法成就白法。何等四。一者教人令信罪福。二者布施不求果报。三者守护正法。四者以智慧教诸菩萨。是为四。梵天。菩萨有四法。善知从一地至一地。何等四。一者久殖善根。二者离诸过咎。三者善知方便回向。四者勤行精进。是为四。梵天。菩萨有四法。善知方便。何等四。一者顺众生意。二者于他功德起随喜心。三者悔过除罪。四者劝请诸佛。是为四。梵天。菩萨有四法。善化众生。何等四。一者常求利安众生。二者自舍己乐。三者心和忍辱。四者除舍憍慢。是为四。梵天。菩萨有四法…
《思益梵天所问经一》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