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經》二
宋涼州沙門釋寶雲译
與眾婇女遊居品第八
種種嚴飾 猶如天宮 春秋冬夏
四時各異 應節修治 遊觀園池
亦如天帝 施安樹林 太子因遊
至園池觀 婇女圍繞 如月處星
於是眾女 晝夜作樂 嘲調戲笑
過數年已 或娛樂之 更造新術
或現己身 或時書頌 或圖廟畫
或有刻鏤 或有以泥 為若干像
或有結花 以為敷飾 或莊面目
或有塗香 或以鏡照 或櫛梳頭
或黛黑眉 或丹口脣 或復有女
華相打擲 或戲笑者 或悲歎泣
或口詠歌 可聽可樂 猶如華中
眾螢蜂鳴 眾女求浴 太子聽從
無憂樹間 丹華之池 圓光文飾
照樹金色 猶金在火 耀耀林樹
諸樹傾屈 散供眾花 眾鳥相和
悲哀而鳴 女笑鳥鳴 震聲遠聞
五音俱作 感動人情 太子入池
水至其腰 諸女圍繞 明耀浴池
猶如明珠 繞寶山王 妙相顯赫
其好巍巍 眾女水中 種種戲笑
或相湮沒 或水相灑 或有弄華
以華相擲 或入水底 良久乃出
或於水中 現其眾華 或復於水
但現其手 眾女池中 光耀眾華
令眾藕花 失其精光 或有攀緣
太子手臂 猶如雜花 纏著金柱
女粧塗香 水洗皆墮 栴檀木櫁
水成香池 如是戲笑 難可計數
六萬婇女 圍繞其側 太子於中
如天帝釋 於天浴池 與天女俱
於是皆乘 金銀寶船 遊戲池中
如天乘雲 太子復乘 七寶之船
妃在其側 俱共入池 色身金照
光各一丈 如日乘船 莫不驚愕
謂是日出 眾華開張 明重光照
喻日天子 太子出池 諸女更嚴
作眾伎樂 行甘蔗漿 諸女飲已
跳踉舞戲 時日便冥 向月燭明
欲惑太子 意終不傾 欲使其貪
意終不著 慧燈甚明 終無能滅
猶明珠燈 不損飛蛾 斯須至冥
眾女睡眠 太子妃寐 夢睹憂變
太子出家 捨宮婇女 逃入山澤
妃獨逐走 從後求哀 莫相捐棄
澡手見授 今棄付誰 惟今自察
無量過失 願微重榮 莫生相捨
獨入山澤 勤修眾德 何吝於妾
致大酷惡 古賢出學 亦復好妃
唯垂愍傷 願聽侍從 追呼不息
太子入林 心意發狂 樹樹行求
[口*睪]向樹曰 汝獨無憂 我獨懷惱
示我太子 仰見樹上 有赤觜鳥
向鳥歎苦 我失所怙 汝聲似之
留聲與汝 願以鳴聲 除我心惱
又見樹曰 汝何不慈 吾厄夫怙
迷行犯觸 賢夫所棄 宜見愍傷
如何見笑 華盡開敷 見雙頭鵒
相將俱飛 益增憂苦 流泣且言
唯願示我 懷重慊者 令我睹之
失之我亡 樹華散我 更耗我心
唯汝仁鳥 莫嫉快我 當散我心
好喜伎樂 未曾相犯 何為必爾
為風所動 樹枝傾曲 猶如以掌
擊打於我 鳥獸角視 爾不遣夫
水聲如罵 我不任治 太子不還
便悲歎曰 留目紺蓮 留超與應
留笑華敷 留顏金華 留髮辟兵
我見遺忽 口言未止 忽見太子
於林樹間 便前搏曰 何為相棄
語頃驚覺 抱持太子 慚懼戰[病-丙+又]
太子問曰 何為如是 便說夢事
太子報曰 此非為汝 吾無所去
誰往誰返 無有往者 亦無所至
汝諦覺是 色如聚沫 覺意如泡
相如光炎 行如芭蕉 識法如幻
諸根無力 形體相因 猶如華合
覺世無常 譬如野馬 吾我無有
亦無堅要 合會有離 汝當諦覺
太子自思 是吾出應
佛本行經現憂懼品第九
王愍太子愁 勸令行遊觀
始出宮城門 霍然日出雲
駕乘七寶車 眾德相自嚴
所將從貴重 如月與眾星
功德充滿備 形容甚殊妙
都敕國邑里 并除老病死
窮凍困厄者 莫令現道側
各各盡力嚴 若干幢旛蓋
樓閣諸婦女 猶如天宮城
嚴飾甚靡麗 莫不懷歡慶
萬民皆歌詠 聲嚮震一國
猶秋水歸海 諍競欲觀見
莊嚴易服飾 未竟便起走
或未及莊嚴 聞聲便馳往
於眾閣欄楯 側塞不相容
或頭身自懸 猶如眾華垂
或有傾屈禮 各懷敬歎曰
當為世導師 散眾花香瓔
見以皆愕觀 展轉相謂言
此當為何神 或云從天降
或云是天帝 魔王或梵王
懷疑歡踊躍 歌歎若干種
諸天見太子 容飾導從出
猶如天帝釋 出遊觀之時
於是淨居天 欲興降瑞應
如前佛見瑞 勸意出家學
天卒化病人 喘臥在道側
色惡眼睛黃 體氣口燋乾
身腫腹膖脹 惡露諸不淨
宛轉而自塗 菩薩舉目見
問是為何物 醜惡難可視
御者尋對曰 食飲不時節
四大錯不順 是名為病人
菩薩報之曰 視何不分減
御者復對曰 是不可分代
都世無能免 疾病之危厄
四百四種病 大患如世間
尊亦未免離 處大變難患
太子即停駕 慘然懷憂歎
聞病心驚痛 如象被毒箭
見病觸其情 尋敕御迴車
心懼懷悚然 如牛畏雷雹
聞雷聲怖愕 驚懅體不安
後時復更出 天化作老人
頭如絲雪霧 皮緩肌體皺
戰如水中枝 身僂如張弓
太子見即問 是名為何人
生便如是耶 為有變者乎
御者因對曰 始從身受胎
微起如泡沫 緣起五體見
分合成六情 然後乃出生
小飲母乳活 次長乃食穀
轉緣地而行 初語如鸚鵡
爾乃立行走 體貌形容成
諸根轉成熟 以故名曰老
是名天使召 顯教悟眾生
形衰失歡慘 如花被毒霜
面如月遭蝕 心猶日雲霧
壯進力枯竭 如夏沙淋水
竊人志思才 無形如來賊
心惱失聽識 猶野火燒澤
迫迮如壓油 飲其體精氣
懷變令形異 是者名為老
太子視良久 悵然而長歎
老病大石山 強磨碎眾生
世普遭苦患 何可暢意安
當設方便逃 如避強害寇
後復出遊見 天化命過人
宗親隨喪車 被髮而啼哭
問曰是何等 以至誠示吾
爾時諸侍御 便為具足說
日迫致枯老 病流精汁竭
八節之利鋸 攦刻壽命樹
日月之斧利 晝夜恒斫斷
會遇無常風 隨靡崩顛墮
與父母離別 隨行獨迷走
妻子及兄弟 無親可恃怗
莫能設方便 圍繞而哭泣
追慕哀摧傷 歎其生時德
吾亦當爾乎 都上尊莫疑
我亦離親耶 爾尊必當別
普世死所執 如何暢笑語
不知慚愧故 更歷無數死
晝夜之長塗 日月運不停
老枯病所毒 憂惱之牙齒
四時舌所舐 宿行速危嶮
一切莫能免 死猶龍所吞
普入盡傷折 都崩盡斷壞
悉奪其所願 盡吞盡燒沒
盡驅盡挫摧 莫有能禁遮
尊當覺是死 聞已懷懼曰
處世之笑者 金石為笑耶
太子懷憂行 憶死如湯灼
猶如猛師子 處林遭野火
思欲得免離 老病死熾炎
順道念不忘 方便欲求出
天化作梵志 見形暴露憔
簇髮鬚眉長 被麤鹿皮衣
手持澡瓶水 又執三枝杖
菩薩因問曰 仁修術願何
尋聲應太子 唯聽我所願
無病老死患 是處名天上
今於此下種 生天廣大花
願求快安樂 萌芽天上生
太子歎吒曰 斯士見計明
告御天離患 是亦吾所樂
心惟懷一疑 為永恒不常
若必常安樂 可願生天耳
天於上稱善 歎太子心淨
天上雖快樂 卒必當墮落
食福眾善快 終無永長存
福盡即退墮 三塗受苦分
日有千光炎 福盡墮闇冥
月滿盛照耀 月天墮失明
梵釋無數天 雖實天榮位
還為可傷物 乞丐餓鬼形
昔為寶頂佛 燃燈立七日
始發意求佛 誓願甚堅固
即時魔心戰 猶如芭蕉樹
亦令魔宮殿 震動不得安
為三界所敬 今者不宜忘
於無央數佛 修若干勞勤
昔為施安佛 起七寶大塔
猶如須彌山 峙立於地上
上錠光七華 受莂當為佛
金華散普佛 終日願大乘
又為起廟寺 事蓮華上佛
及餘無數佛 眾寶香花施
以天華供養 無數能仁佛
又供現義佛 華香畢已壽
歌歎方面佛 乃至于七日
供養無見佛 盡己之形壽
復施頂王佛 七寶名衣服
布施無漏佛 求欲作沙門
又於理光佛 入道持淨法
復於無限佛 剃頭作沙門
於數千諸佛 執勤勞謙敬
有身餧餓虎 以妻息施與
捨眼身肌肉 手足心不亂
如是不可計 頭施有千數
當施與之時 震動三千界
如是言說頃 現天壽終墮
後者悲嘆慕 展轉相憐傷
下現八地獄 各十六官屬
忽有大聲出 普世皆當死
從此轉進行 釋種女名鹿
見太子如天 發大聲言曰
是父不懷憂 為母大安樂
其夫如此者 婦如逮無為
如從天雲雷 聲入太子耳
始聞無為音 猶疲勞得息
諸情已充足 意中如逮得
以己盛寶瓔 遙擲掛女頸
以聞無為喜 不以邪欲與
勸心向無為 忽見化沙門
威儀戒寂靜 法服手持鉢
太子告御者 迴車往行就
太子問沙門 尋聲而應之
六情無諸漏 捨家轉離患
山巖空閑樹 止宿獨靜處
乞丐自存活 太子願學此
我名曰沙門 欲求解脫故
愛憎意俱除 諸情調心定
無著捨吾我 眾事一切棄
乘自守車輿 手執智慧弓
廣設諸方便 欲壞滅魔兵
願無火無地 無水無風雲
無日月星辰 無雲空息患
無老死憂苦 亦無別離惱
甘露永乖滅 吾願求是處
說是言適竟 忽滅太子前
太子安庠行 光影照耀地
還至遊觀園 心寂滅定安
意思若干種 眾善之方便
佛本行經閻浮提樹蔭品第十
菩薩於是時 心懷慘然還
過到遊觀園 德曜猶天帝
諸仙聖之王 不以女色惑
時見農田夫 興功耕犁作
踐截蠕動蟲 即起悲痛心
如親傷赤子 愷然而長歎
去其樹不遠 伏藏忽出現
辟方一由旬 七寶光盈滿
將從喜踊躍 取金畫寶器
銘題古王號 某器某王造
太子省銘題 過去轉輪王
八萬四千代 展轉相承習
視其七寶積 如見毒蛇虺
回顧花光顏 傾屈敬先代
泣出紺色睫 雨於花容顏
即舉…
《佛本行經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