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论经》四 ▪第2页
马鸣菩萨造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人所有美色容止可观。于今忽然但见骨聚。仪容端正作诸姿态。状若蛊道。如是之事今何所在
有一优婆塞。以指支颊。谛观此女。而说偈言
牟尼说众生 为欲爱所盲
盲无慧目故 不得趣涅盘
譬如任婆叶 蜜着虫所唼
为贪之所惑 至死而不舍
诸不放逸人 谛实观身相
而不起欲觉 喻如白鹤王
常处于清池 不乐于塜间
复有优婆塞。而作是言。见此姿容便生欲想。观彼白骨。即用除灭。而说偈言
观彼骸骨聚 能生人怖畏
如似毗陀罗 咒术之机关
愚者谓之实 便生乐着心
如道深坑阱 以草覆其上
此身亦如是 当作如是观
谛实知是已 谁当起欲想
尔时惑着愚无智者闻是偈已。低头避之。遂不喜闻。时彼女人自见其身为人所患。五体投地。即说偈言
我先愚无识 不自量己力
愿回听法众 一切将归家
今始知释子 势力甚奇特
变我妙姿貌 睹者生厌患
我如婴愚者 所为极轻躁
敢以牛迹水 欲比于大海
唯愿垂哀矜 听我归诚忏
尔时大众见彼女人诸骨相拄。犹如苇舍。甚生怪愕。彼骨聚中云何乃能作如是说。又见五藏悉皆露现。譬如屠架所悬五藏。蠢蠢蠕动。犹如狗肉。诸藏臭秽剧于厕混。我等云何乃见此事。即说偈言
今观女人身 唯筋连枯骨
但见空骨聚 和合出言音
女中有骨耶 骨中有女耶
譬如旷泽中 芦苇之丛林
因风共相鼓 便出大音声
如斯因假法 不见女自体
若无自体者 女相安所在
遍推诸法中 昔来未曾有
我谛观身相 去来及进止
屈申与俯仰 顾视并语言
诸节相支拄 骨肋甚稀疏
筋缠为机关 假之而动转
如是一一中 都无有宰主
而今此法者 为有为无耶
我为狂痴惑 为淡阴乱目
云何如是中 妄生有女相
缚苇作机关 多用于綖缕
譬如融真金 注水则发声
尔时法师知诸四众皆生厌恶。告淫女言。汝于今者欲何所作。女曰法师。愿舍舍不。即说偈言
大头仙舍不 变天女蓝婆
使其作草马 具满十二年
汝今作舍不 使我作塜间
世间未曾见 如是之舍不
善自在大德 愍我愿除却
尔时法师即便微笑。而说偈言
善女汝但起 我无瞋恚心
剃头着袈裟 终无舍不法
有欲爱着彼 损彼生苦恼
作好作恶者 便能生瞋恚
瞋恚作舍不 我灭瞋恚结
断除于无明 体性是无结
我欲救众生 云何作舍不
生老病死等 苦恼诸众生
云何有智人 而当作舍不
犹如恶毒疮 加复燥恶灰
薄皮覆机关 凡愚生爱惑
我以神足力 开汝不净箧
说是偈已。还摄神足。女服本形。尔时法师告众会言。汝等宜勤修善。即说偈言
颠倒欲想行 喻若风起尘
正观离欲面 洗濯欲尘埃
有欲及离欲 处所未必定
善观得解脱 贪惑而增欲
是故应常修 专精离欲想
离欲众善寂 获克诸禅乐
时彼听法众 或得不净观
有得须陀洹 于修离欲想
或得阿那含 复有出家者
勤修不懈怠 逮得阿罗汉
(二一)
复次无恋着心一切能施。得大名称现世获报。是故应施不应吝着。我昔曾闻。弗羯罗卫国有一画师。名曰羯那。有作因缘诣石室国。既至彼已诣诸塔寺。为画一精舍得三十两金。还归本国会值诸人造般遮于瑟。生信敬心。问知事比丘。明日谁作饮食。答言。无有作者。复问。彼比丘一日之食须几许物。答言。须三十两金。时彼画师即与知事比丘三十两金。与彼金已还归于家。其妇问言。汝今客作为何所得。夫答妇言。我得三十两金用施福会。其妇闻已甚用忿恚。便语诸亲称说夫过。所得作金尽用施会。无有遗余用营家业。尔时诸亲即将彼人。诣断事处而告之曰。钱财叵得役力所获。不用营家及诸亲里。尽用营设于诸福会。时断事官闻是事已。问彼人言。竟为尔不。答言实尔。时断事官闻是事已生希有想。即便赞言。善哉丈夫。脱己衣服并诸璎珞及以鞍马。尽赐彼人。而说偈言
久处贫穷苦 佣作得钱财
不用营生业 以施甚为难
虽复有财富 资生极丰广
若不善观察 不能速施与
远观察后身 知施有果报
勇猛能舍财 离于悭尘垢
有是行法人 持施使不没
时彼画师闻此偈已欢喜踊跃。着其衣服乘此鞍马便还其家。时彼家人见着盛服乘马至门。谓是贵人。心怀畏惧。闭门藏避。画师语言。我非他人是汝夫主。其妇语言。汝是贫人于何得是鞍马服乘。尔时其夫以偈答言
善女汝今听 我当随实说
今虽舍施僧 施设犹未食
譬如未下种 芽茎今已生
福田极良美 果报方在后
此僧净福田 谁不于中种
意方欲下种 芽生众所见
时妇闻已得净信心。即说偈言
如佛之所说 施僧得大果
如今所布施 真得施处所
敬心施少水 果报过大海
一切诸众中 佛僧最第一
开意方欲施 华应已在前
(二二)
复次夫修施者在胜信心。两钱布施果报难量。我昔曾闻。有一女人至昼暗山见众人等。于彼山中作般遮于瑟。时彼女人于会乞食。既睹众僧心怀欢喜。而赞叹言。善哉圣僧。譬如大海众宝窟宅。众人供养。我独贫穷无物用施。作是语已。遍身搜求了无所有。复自思惟。先于粪中得二铜钱。即持此钱奉施众僧。时僧上座得罗汉果豫知人心。而彼上座常自珍重。见彼女人有深信心为欲增长彼功德故。不待维那躬自殷勤起为咒愿。即举右手高声唱言。大德僧听。即说偈言
大地及大海 所有诸宝物
如此童女意 悉能施与僧
留心善观察 行道为修福
使得解脱道 离贫穷棘刺
时彼童女极生大心。如师所说我作难作。便舍一切资财珍宝等无有异。悲欣交集。五体投地归命诸僧。以此两钱置上座前。涕泣不乐。即说偈言
愿我生死中 永离于贫穷
常得欢庆集 亲戚莫别离
我今施僧果 唯佛能分别
由此功德故 速成所愿果
所种微善心 身根愿速出
时彼女人出彼山已坐一树下。树荫不移上有云盖。时彼国王适丧夫人出外游行。见彼云盖往至树下。见此童女心生染着。将还宫内。用为第一最大夫人。即作是念。我先发愿今已称心。即白国王。多赍宝物施设供具。诣昼暗山供养众僧。宝珠璎珞种种财物。持用奉施。彼时上座不为咒愿。尔时大众疑怪所以。而作是言。先者贫贱两钱施时起为咒愿。今者乃为王之夫人。珍宝璎珞种种财物。而用布施。不为咒愿。时彼上座语众僧言。我先为彼咒愿之时不为财物。乃恐童女心意错乱。故为咒愿。即说偈言
不以钱财多 而获大果报
唯有胜善心 乃得大畏报
彼女先施时 一切悉舍施
佛智能分别 非我所能知
今虽财宝多 不如彼时心
十六分中一 若心扰浊施
譬如诸商贾 少于诸财物
心期于大报 所施物虽小
心意胜广大 以是故未来
得报亦无量 如阿输迦王
净心用土施 亦如舍卫城
穷下之女人 饭浆施迦叶
施土得大地 饭浆天中胜
施少心净广 得报亦弘大
譬如白净衣 以油渧其上
垢腻遂增长 亦犹油渧水
油渧虽微小 遍于池水上
以是故当知 心胜故报大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庄严论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1】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