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庄严论经》

「本缘部」经文201卷04页码:P0257
后秦 鸠摩罗什译

  《大庄严论经》九

  马鸣菩萨造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五一)

  复次瞋恚因缘佛不能谏。是故智者应断瞋恚。我昔曾闻。拘睒弥比丘以斗诤故分为二部。缘其斗诤各竞道理经历多时。尔时世尊无上大悲。以相轮手制诸比丘。即说偈言

  比丘莫斗诤  斗诤多破败

  竞胜负不息  次续诤不绝

  为世所讥呵  增长不饶益

  比丘求胜利  远离于爱欲

  弃舍家妻子  意求于解脱

  宜依出家法  莫作不应作

  应当以智钩  回于傲慢意

  不适生斗诤  怨害之根本

  依止出家法  不应起不适

  譬如清冷水  于中出炽火

  既着坏色衣  应当修善法

  斯服宜善寂  恒思自调柔

  云何着是服  竖眼张其目

  蹙眉复聚頞  而起瞋恚想

  应当念被服  剃头作标相

  一切皆弃舍  云何复诤竞

  如此之标相  宜应断斗诤 

  时彼比丘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愿佛恕亮。彼诸比丘轻蔑于我。云何不报。即说偈言

  彼之难调者  忍之倍见轻

  生忍欲谦下  彼怒益隆盛

  于恶欲加毁  犹如斧斫石

  彼人见加毁  我亦必当报 

  尔时世尊犹如慈父。作如是言。出家之人应勤方便断于瞋恚。设随顺瞋极违于理。瞋恚多过。即说偈言

  瞋如彼利刀  割断离亲厚

  瞋能杀害彼  如法顺律者

  患瞋舍出家  不应所住处

  嫌恨如屠枷  瞋乃是恐怖

  轻贱之屋宅  丑陋之种子

  粗恶语之伴  烧意林猛火

  示恶道之导  斗诤怨害门

  恶名称床褥  暴速作恶本 

  诸瞋恚者为他讥嫌之所呵毁。汝今且当观如是过。即说偈言

  瞋剧于暴虎  如恶疮难触

  毒蛇难喜见  瞋恚者如是

  瞋者睡亦苦  毁坏善名称

  瞋恚炽盛者  不觉己所作

  及与他所作  于分财利时

  不入其数中  若于戏笑处

  众人所不容  如是诸利处

  由瞋都不入  瞋者叵爱乐

  其事极众多  常怀惭耻恨

  虽以百舌说  说犹不可尽

  略举而说之  地狱中受苦

  不足具论尽  瞋恚造恶已

  悔恨身心热  是故有智者

  应当断瞋竞 

  尔时如来为诸比丘种种说法。而其瞋忿犹故不息。以是因缘诸天善神皆生瞋恚。而说偈言

  犹如浊水中  若置摩尼珠

  水即为澄清  更无浊秽相

  如来之人宝  为于诸比丘

  随顺方便说  种种妙好法

  斯诸比丘等  心浊犹不净

  宁作不清水  珠力可令清

  不作此比丘  闻佛所说法

  而其内心意  犹故浊不清

  如日照世间  除灭诸黑暗

  佛日近于汝  黑暗心过甚 

  如来世尊呵诸比丘如斯重担。有悲愍心。复更为说长寿王缘。而此比丘蹙眉聚頞犹故不休。而作是言。佛是法主。且待须臾。我等自知。于时如来闻斯语已即舍此处。离十二由旬在娑罗林一树下坐作是思惟。我今离拘睒弥斗诤比丘。尔时有一象王避诸群象来在树下。去佛不远合目而住。亦生念言。我得离群极为清净。佛知彼象心之所念。即说偈言

  彼象此象牙极长  远离群众乐寂静

  彼乐独一我亦然  远离斗诤群会处 

  说是偈已入深禅定。尔时诸比丘不受佛说后生悔恨。天神又忿。举国闻者咸生瞋恚。唱言叱叱。时诸比丘各相谓言。我等云何还得见佛。当共合掌求请于佛。即说偈言

  我等违佛教  三界世尊说

  瞋恚恶罪咎  住在我心中

  悔恨炽猛火  焚烧于意林

  善哉悲愍者  愿还为我说

  我今发上愿  必当求解脱

  从今日已往  宁舍于身肉

  终不违佛教 

  佛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即说偈言

  欲瞋恚所禁  恼乱不随顺

  我今应悲愍  还救其苦难

  婴愚作过恶  智者应忍受

  譬如人抱儿  怀中种种秽

  不可以粪臭  便舍弃其子 

  说是偈已从草敷起。欲还僧坊。尔时天龙夜叉阿修罗等。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呜呼有大悲  大仙正导者

  彼诸比丘等  放逸之所盲

  竞忿心不息  触恼于世尊

  如来大悲心  犹故不背舍

  悲哀无瞋嫌  意欲使调顺

  如似强恶马  捶策而令调 

  尔时如来既至僧坊光明照曜。诸比丘等知佛还来寻即出迎。头顶礼敬而白佛言。我等斗诤使多众生起瞋忿心。极为众人之所轻贱。我等今者皆堕破僧。唯愿世尊还为说法使得和合。于时如来为诸比丘说六和敬法。令诸比丘还得和合。是故佛说断于瞋恚

  (五二)

  复次应当观食。世尊亦说正观于食。我昔曾闻。尊者黑迦留陀夷为食因缘故佛为制戒。佛说种种因缘赞戒赞持戒。少欲知足行头陀事。佛集比丘僧。赞一食法。乃至欲制一食戒法。时比丘僧咸各默然。犹如大海寂默无声。时诸僧中有一比丘名婆多梨。白佛言。世尊。莫制是戒。我不能持。佛告比丘。于过去生死为是饮食。生死之中受无穷苦。流转至今。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有四禽兽仙人。第五尔时乌者作如是言。诸苦之中饥渴最苦。劫初之时光阴天下。时有一天。最初以指先尝地味。既尝其味。遂取食之。尔时彼天者今彼婆多梨是也。即于彼时彼婆多梨先尝地味。今亦复尔。但为饮食。彼婆多梨不为法故从坐而起。更整衣服白佛言。世尊。莫制一食法。即说偈言

  我今不能持  世尊一食戒

  若一人不善  不应制此戒 

  一切比丘闻是偈已皆悉低头。思惟既久而作是言。咄哉不见揣食过患。为揣食故于大众中而被毁辱。即说偈言

  宁共鹿食草  如蛇呼吸风

  不于佛僧前  为于饮食故

  违佛作是说 

  佛告婆多梨。听汝檀越舍食半分食。余者持来在寺而食。时婆多梨犹故不肯。当尔之时佛制一食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请佛。佛犹不肯即制戒。婆多梨即离佛去。极生悔心而说偈言

  我违佛所说  云何舌不断

  云何地不陷  故复能载我

  罗剎毗舍阇  恶龙及与贼

  无敢违语者  为于饮食故

  顽嚚违佛语  宁以刀开腹

  吞啖于蛆虫  土食以满腹

  云何为食故  乃违十力教

  我今自悔责  喻如无心者 

  尔时婆多梨说是偈已惭愧自责。三月之中耻不见佛。自恣时近。昼夜愁恼而自烧然。羸瘦毁悴失于威德。时诸比丘有慈心者深生悲愍。即说偈言

  今诸比丘等  缝衣而洗染

  不久当散去  汝莫后生恨

  汝今速向佛  敬礼莲花足

  应向尊重处  尽力求哀请

  当勤用功力  乃可得忏谢 

  婆多梨闻此偈已哽噎堕泪。复说偈言

  世尊有所说  世皆无违者

  由我愚痴故  敢违于佛语

  我之极轻躁  众中无惭愧

  不见后时笑  为众所恶贱

  不思此过恶  辄作如是说

  此事僧应作  及非我所请

  由我无定心  卒发如是语 

  同梵行者闻此偈已。即欲请佛求哀忏悔婆多梨复说偈言

  我今殷重心  求哀愿得忏

  惭愧当何忍  举目视世尊 

  诸比丘等语婆多梨言。世尊。若有烦恼漏者汝可怖畏。今佛世尊久断诸漏。汝今何故畏难不去。婆多梨复说偈言

  我疑自罪过  如见净满月

  无瞋容貌胜  三界慈哀颜

  我今欲观见  慈悲为我说

  为愚痴所盲  而不受佛语

  譬如人欲死  不服随病药

  违失慈愍教  今受悔恨恼 

  诸同梵行者而语之言。可共我等诣世尊所。劝共见佛。向佛说过。时诸比丘复问之言。汝今决定忏悔耶。时婆多梨即说偈言

  若我今礼佛  宁使身散坏

  佛不使我起  我亦终不起

  若佛与我语  身心皆满足 

  尔时婆多梨与诸比丘往诣佛所。时佛世尊在大众中。时婆多梨在于佛前举身投地。而说偈言

  听我忏悔过  人之调御师

  体性悲愍者  我如强戾马

  越度调顺道  假设不得食

  眼陷颊骨现  枯竭而至死

  宁受如此苦  不违于圣教

  释梵尊胜天  敬戴奉所说

  我之愚痴故  不顺于佛语 

  如来善知时非时等。及苦责数悉皆通达。佛告婆多梨。设有阿罗汉卧于粪秽污埿之中。我行背上。于意云何。彼阿罗汉有苦恼不。婆多梨言。不也世尊。汝若得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终不违教。由汝凡夫愚痴空无所有。喻如芭蕉中无有实。广说如修多罗。时人谓婆多梨得阿罗汉。闻佛说已知婆多梨是具缚凡夫。诸比丘皆生不信。闻彼不得阿罗汉。如此贵族出家若不获得阿罗汉者。云何卑贱种姓尼提出家得阿罗汉。佛欲使漏尽者便得漏尽。若不欲使漏尽便不得漏尽。佛知诸比丘心念。告诸比丘。若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必能尽漏。若不修者不能得漏尽。若知若见已虽生卑贱得罗汉果。如婆多梨不知不见。虽生胜族而不得阿罗汉。是故如来平等说法而无偏党。

  (五三)

  复次狂逸之甚莫过贪欲。是故应当勤断贪欲。我昔曾闻。世尊往昔修行菩萨道时。时世空虚无佛贤圣出现于世。尔时有王名曰光明。乘调顺象出行游观。前后导从歌舞唱妓。往到山所崄难之处。王所乘象遥见牸象。欲心炽盛哮吼狂逸。如风吹云。欲往奔赴不避险岨。时调象师种种钩斫不能令住。时光明王甚大惊怖。语使钩斫不能禁制。如恶弟子不随顺师。象去遂疾。王大惊迫。心生苦恼意谓必死。即说偈言

  如见虚空动  迅速挩诸方

  皆悉而来聚  普见如轮动

  大地皆回转  其象走遂疾

  譬如山急行  诸山如随之

  严谷涧中河  诸树伤身体

  王怖极苦恼  发愿求山神

  使我得安全  钩斫伤身体

  欲盛不觉苦  象走转更疾

  喻如于暴风  棘刺钩斫身

  并被山石伤  头发皆蓬乱

  尘土极坌污  衣服复散解

  璎珞及环玔  破落悉堕地 

  尔时大王语调象师言。如我今者命恐不全。复说偈言

  汝好勤方便  禁制令使住

  我今如在秤  低昂堕死处 

  尔时象师尽力钩斫不能禁制。数数叹息颜色惭耻泪下盈目。[卑*页]面避王不忍相见。复语王言。大王我今当作何计。即说偈言

  尽力诵象咒  古仙之所说

  钩斫势力尽  都不可禁制

  如人欲死时  咒术及妙药

  越度必至死  良药所不救 

  尔时大王语象师言。我等今者堕于是处。当作何计。象师白王。更无余方唯当攀树。王闻是语以手攀树。象即奔走逐于牸象。象既去后导从诸人始到王所。王即徐步还向军中。尔时象师寻逐象迹。经于多日。得象还军。时王在大众中。象师乘象向于王所。时王瞋忿而作是言。汝先言象调顺可乘。云何以此狂象而欺于我。象师合掌而白王言。此实调顺。王若不…

《大庄严论经九》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