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庄严论经》

「本缘部」经文201卷04页码:P0257
后秦 鸠摩罗什译

  《大庄严论经》十 ▪第2页

  马鸣菩萨造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  晃曜威德满  目胜牛王眼

  容仪极端整  行如大象王

  趍详独一步  所作已成办

  智行已满足  深智为天冠

  解脱帛系首  二足人中尊

  法轮王最上  诸天作伎乐

  前后而导从  虽复诸胜王

  四兵以围繞  严驾不如佛

  独游于世界  譬如转轮王

  象马车兵众  天冠极微妙

  帛盖覆其上  如大转轮王

  福利众悉备  未若佛庄严

  殊胜过于彼  第一无等相

  威德逾众圣  众生睹容仪

  超绝过日光  人兽诸飞鸟

  瞻仰佛身相  行走皆止住 

  时彼五人见佛光相威德具足。智德成办不同于先。五人不识。时彼一人即向四人。而说偈言

  谁出妙光明  照曜林山谷

  犹如众多日  从地而踊出

  光网明普满  照彻靡不周

  犹如真金楼  袈裟覆其上

  又似融真金  流散布于地

  陆行诸畜兽  及以牛王等

  獐鹿及雉兔  见佛皆停住

  食草者吐出  谛视不暂舍

  孔雀舒羽翼  犹如青莲鬘

  出离放逸时  亦皆同喜舞

  欢娱出妙音  佛游道路时

  所有众生类  心眼乐着观

  即夺其二根  不觉自往看

  佛行道路时  诸触佛脚者

  七日昼夜乐  最胜顺道行

  湛然不轻躁  身体极柔软

  蹑空不履地  行步无疲惓 

  又有一人。复向四人。而说偈言

  我见彼相貌  心亦生疑惑

  为是谁威光  照曜过于日

  以彼光相故  林木皆成金 

  时诸人等见佛来近乃相谓曰。此人乃是释种童子。毁败苦行还以欲乐恣养其身。既舍苦行向我等边。即说偈言

  我等皆莫起  慎莫为敬礼

  但当遥指授  语令彼处坐 

  佛既到已。时诸人等不觉自起。即说偈言

  面如净满月  见之不觉起

  譬如似大海  月满则潮宗

  我等自然起  犹如人扶挽

  此皆佛威德  自然使之尔

  亦如帝释幢  余天不能动

  帝释自到时  自然而独立

  我等亦如是  佛至自然起

  又如酥注火  火则速炽盛

  我等见佛德  速起疾彼火

  无数劫以来  摧伏于憍慢

  举体尊所重  师长及父母

  诸天及世人  鬼龙夜叉等

  诸有见佛者  无敢不敬礼

  智者何足疑  应当善分别

  佛若举下足  地亦从上下

  诸山如轻草  见佛皆倾动 

  时彼五人见佛即起。皆共往迎。有为佛捉钵敷坐取水之者。又为佛洗足者。即说偈言

  五人见善逝  睹佛威德盛

  其心皆欢喜  破坏本言要

  三脚支澡罐  谛视恐崩坏

  皆受不语法  于十中亦半 

  尔时世尊闻是偈已。寻即微笑。而告之言。汝等痴人。云何即便破汝言要。佛就坐已恭敬立侍。而作是言。慧命瞿昙。佛无憎爱意慈心。而说偈言

  我今既得道  远离诸尘垢

  汝等莫如常  应当起恭敬

  譬如以泥木  而为作佛像

  未得成就时  脚蹋而斫削

  既得成就已  香花而敬礼

  汝等亦应当  除舍亲友意

  而当恭敬我  不应生轻慢

  赞叹不生喜  毁骂亦不瞋

  我今怜愍汝  欲使得解脱

  令得寂静乐  获诸利益事

  痴爱瞋恚等  各自有相貌

  讥刺出恶言  如以灰坌疮

  我今住菩提  称我为瞿昙

  我虽无爱憎  应生恭敬相

  勿复出此言  谤毁语他人 

  时彼五人虽闻此语。犹以世尊未得菩提。即说偈言

  汝先修苦行  犹不证菩提

  汝没溺淤泥  云何得悟道

  譬如弃大船  而负于山石

  欲度河难者  云何而可得 

  尔时世尊知彼五人心着苦行以为正道。佛便为说离五欲故即为正道。以离行苦行亦为正道。除于二边为说中道。佛以慈为首。说偈告言

  唯智能除去  无智愚痴障

  是故须智能  以护于身命

  有命得智能  床褥衣服等

  饮食及汤药  以此存身命

  若无如上事  此则身命坏

  以此护身命  坚持于禁戒

  持戒得定慧  不修苦行得

  自饿断食法  不必获于道

  身坏即命败  命坏亦无身

  毁戒无禅定  无禅亦无智

  是故应护命  亦持于禁戒

  由持禁戒故  则获禅智能

  是故应远离  苦恼坏法身

  亦离诸五欲  不应深乐着

  若乐着贪欲  则为毁禁戒

  复长于欲爱  愚痴着苦行

  自乐断食法  或食于草叶

  卧灰棘刺上  如是损身命

  不能得定慧  是故处中道

  依止如是法  莫没欲淤泥

  亦莫苦恼身  有智应善别

  如此二过患  如月众所爱

  处中亦如是  嗜欲深污泥

  人皆多沉没  苦行燋身心

  亦不免此患  舍离是二边

  中道到涅盘 

  尔时慧命憍陈如等。解悟佛语欲断结使。赞佛所说正直善法。即说偈言

  若以用智能  痴缚自然解

  以此诸义等  苦身则无益

  若以戒定慧  可获于道迹

  譬如持身者  欲灭诸过恶

  应持如是心  以是之义故

  不应舍衣服  饮食及卧具

  亦莫于此物  而生乐着心

  火[卄/积]及雪聚  汝应悉舍离

  在于火聚所  及安住雪边

  二俱应将息  不宜更远去 

  时憍陈如顺解此事。佛观察已赞言善哉。即说偈言

  饮食及医药  房舍卧具等

  欲爱身命者  节量得时宜

  于此众美馔  不应生染着

  亦不全舍离  譬如大火聚

  体性是烧然  智者随时用

  种种生利益  然不为所烧 

  时尊者憍陈如得闻慧已。欲入思慧。久思惟已。即白佛言。世尊。舍于饮食及众乐具。乃更非是修道法耶。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告憍陈如  汝应体信我

  若有所疑者  随事宜可问

  汝止疑网林  我以智火焚 

  时憍陈如闻说是已。极为欢喜。颜色怡悦。即白佛言。世尊。唯愿听我说所疑事。即说偈言

  厌恶发足处  甚为难苦行

  舍是难苦行  而着于五欲

  比丘为云何  而得离于欲 

  尔时世尊告憍陈如言。观苦圣谛得背生死。时憍陈如即从坐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犹未解。愿佛为我方便解说。云何欲解脱而观苦圣谛。佛观憍陈如已得闻思慧。今当称时节为说修慧法。佛即为说转法轮修多罗。告比丘。此苦圣谛昔所未曾闻。我得正观眼智明觉。广说如转法轮经中所说。问曰。为憍陈如说法。何故自说佛所得法。答曰。为显无师独悟法故。问曰。何以复言先所未曾闻法耶。答曰。为断彼疑阿兰迦兰郁头蓝弗等边闻法得解。为断如是疑故。是故说言我先未曾闻。如今显示。现为己力中道说故。若有人能修中道者。不从他闻而能得解真谛之义。佛为现四谛。阿若憍陈如。如应见谛。顺于中道见四真谛。即得道果已。欢喜涕泪。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即说偈言

  如狗患头疮  蛆虫所唼食

  良医用油治  既不识他恩

  反更向医吠  佛以禅定油

  热以智威德  除我结使虫

  我为无明盲  不知为益己

  大悲故自来  反更生触恼

  一切诸天等  尚应生供养

  于法自在者  今听我忏悔

  我先谓苦行  获一切种智

  愚痴盲瞑故  翳障生是心

  我今闻所说  发除无智膜

  今始真实知  自饿非真法

  世尊示世间  趣向解脱道

  外道论少义  庄严诸言辞

  所说辞美妙  多奸而谄伪

  欺诳于世间  愚痴自缠缚

  善逝言辞广  照了无不解 

  何故说是事。为五比丘故。除去于二边修行于中道。见谛成道果

  (五九)

  复次众生造业各受其报。我昔曾闻。有一贫人作是思惟。当诣天祠求于现世饶益财宝。作是念已语其弟言。汝可勤作田作好为生计。勿令家中有所乏短。便将其弟往至田中。此处可种胡麻。此处可种大小麦。此处可种禾并种大小豆。示种处已向天祠中为天祀弟子。作大斋会。香华供养。香泥涂地。昼夜礼拜求恩请福。悕望现世增益财产。尔时天神作是思惟。观彼贫人于先世中颇有布施功德因缘不。若少有缘。当设方便使有饶益。观彼人已了无布施少许因缘。复作是念。彼人既无因缘。而今精勤求请于我。徒作勤苦。将无有益。复当怨我。便化为弟来向祠中。时兄语言。汝何所种来复何为。化弟白言。我亦欲来求请天神。使神欢喜求索衣食我虽不种以天神力田中谷麦自然足得。兄责弟言。何有田中不下种子望有收获无有是事。即说偈言

  四海大地内  及以一切处

  何有不下种  而获果实者 

  尔时化弟质其兄言。世间乃有不下种子不得果耶。兄答弟言。实尔不种无果。时彼天神还复本形。即说偈言

  汝今自说言  不种无果实

  先身无施因  云何今获果

  汝今虽辛苦  断食供养我

  徒自作勤苦  又复扰恼我

  何由能使汝  现有饶益事

  若欲得财宝  妻子及眷属

  应当净身口  而作布施业

  不种获福利  日月及星宿

  不应照世界  以照世间故

  当知由业缘  天上诸天中

  亦各有差别  福多威德盛

  福少鮮威德  是故知世间

  一切皆由业  布施得财富

  持戒生天上  若无布施缘

  威德都损减  定慧得解脱

  此三所获报  十力之所说

  此种皆是因  不应扰乱我

  是故应修业  以求诸吉果 

  (六○)

  复次种子得果非是吉力。是故不应疑着吉相。我昔曾闻。有一比丘诣檀越家。时彼檀越既嚼杨枝以用漱口。又取牛黄用涂其额。捉所吹贝戴于顶上。捉毗勒果以手擎举。以着额上用为恭敬。比丘见已而问之言。汝以何故作如是事。檀越答言。我作吉相。比丘问言。汝作吉相有何福利。檀越答言。是大功德汝今试看。所云吉相能使应死者不死。应鞭系者皆得解脱。比丘微笑而作是言。吉相若尔。极为善哉。如是吉相为何从来为出何处。檀越答言。此牛黄者乃出于牛心肺之间。比丘问言。若牛黄者能为吉事。云何彼牛而为人等绳拘穿鼻耕驾乘骑。鞭挞锥刺种种挝打。饥渴疲乏耕驾不息。檀越答言。实有是事。比丘问言。彼牛有黄尚不自救。受苦如是。云何乃能令汝吉耶。即说偈言

  牛黄全在心  不能自救护

  况汝磨少许  以涂额皮上

  云何能拥护  汝宜善观察 

  时彼檀越思惟良久默不能答。比丘又问。此名何物。白如雪团。为从何出。以水浸渍吹乃出声。檀越答言。名为贝因海而生。比丘问言。汝言贝者从海中出置舍陆地。日暴苦恼经久乃死。檀越答言实尔。比丘语言。此不为吉。即说偈言

  彼虫贝俱生  昼夜在贝中

  及其虫死时  贝不能救护

  况今汝暂捉  而能为吉事

  善哉如此事  汝今应分别

  汝今何故尔  行于痴道路 

  尔时檀越低头默然思不能答。比丘念言。彼檀越者意似欲悟。我今当问。告檀越言。世人名为如欢喜丸者为是何物。檀越答言。名毘勒果。比丘告言。毗勒果者是树上果。人采取时以石打之。与枝俱堕。由是果故树与枝叶。俱共毁落为尔不耶。檀越答言实尔。比丘语言。若其尔者云何汝捉便望得吉。即说偈言

  此果依树生  不能自全护

  有人扑取时  枝叶随殒落

  又采用作薪  干则用然火

  彼不能自救  云何能护汝 

  尔时檀越具闻所问而不能对。白比丘言。大德。如上所问实无吉相。我有所疑愿为我说。比丘答言。随汝所问我当说之。时彼檀越。以偈问言

  往古诸胜人  合和说是吉

  然实观察时  都无有吉相

  云何相传习  横说有是吉

  以何因缘故  愿为我解说 

  尔时比丘答彼人言。一切诸见于生皆有因缘本末。即说偈言

  往昔劫初时  一切皆离欲

  后来欲事兴  离欲入深林

  处林乐欲者  还来即向家

  唱作如是言  无欲无妻子

  不得生天上  多人说是语

  谓此语为实  由信是语故

  即便求索妇  欲事既已广

  迭互自庄严  更共相诳惑

  遂复生憍慢  憍慢勇健者

  为欲庄严故  造作此吉书

  为人讥呵言  云何似妇女

  而作是庄严  彼人诈称说

  我乃作吉事  非自为庄严

  牛黄贝果等  皆是庄严具

  由是因缘故  吉事转增广

  一一因缘起  皆由妇庄严

  愚人心憍慢  谓为实是吉 

  尔时檀越闻说此偈衣毛皆竖。即说偈言

  人当近善友  赞叹胜丈夫

  由彼胜人故  善分别好丑

  是故应柔顺  于诸世界中

  佛语皆真实  不求于长短

  亦不存胜负  所说有因缘

  事事有原本  我今亦解了

  福业皆是吉  恶业中无吉

  吉与不吉等  皆从果因缘 

  尔时比丘告檀越言。善哉善哉。汝是善丈夫。汝知正道。即说偈言

  一切诸世间  皆由善恶业

  善恶生五道  业持众生命

  业缘作日月  白月十五日

  黑月十五日  恶业虽微细

  名为黑月初  善业名白月

  以业名白月  以业分别故

  是故有黑白  诸有福业者

  不善皆成吉  犹如须弥山

  黑白皆金色  诸无福业者

  吉相为不吉  如似大海水

  好恶皆咸味  一切诸世间

  皆从业缘有  是故有智者

  皆应离恶业  远离邪为吉

  勤修于善业  犹如种田者

  安置吉场上  若不下种子

  而获果报者  是则名为吉 

  何以故。说是应常勤听法。以听法故能除愚痴。心能别了于诸善恶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庄严论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5】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