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瑜伽师地论》

「中观部·瑜伽部」经文1579卷30页码:P0279
唐 玄奘译

  《瑜伽师地论》九十三 ▪第3页

  第九十三 / 弥勒菩萨说 /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当知亦尔。虽有多种妄分别我。然唯一类萨迦耶见随眠所系未断彼故。虽由下劣诸世俗道。渐离系缚。乃至有顶。当知即彼犹名系缚。如是名为以诸缘起善巧妙智能随悟入。离系有情而有系缚难了知性。云何名为有系有情而离系缚难了知性。谓有多闻诸圣弟子。触对明触所生受故。于现法中不得实我。亦不施设。身坏已后亦不于彼七识住中施设一切有情众。已复于其下续生识处。又复于彼生起识处。彼于识住及于二处。以诸缘起圣谛道理。如实观时。成阿罗汉或慧解脱或俱解脱。具八解脱静虑等至。彼于现法虽可现见有生老死。然名从彼而得离系。虽复现见领纳诸受。然名于受而得离系。虽复现见有识名色。然名于彼而得离系。如是名为以诸缘起善巧妙智如实了知。有系有情而离系缚难了知性。由此四相。应知缘起名为甚深最极甚深

  3项别嗢拖南第二标释异等七门

  复次嗢拖南曰

  异世俗胜义  法尔此作等

  大空与分别  自作为其后

  1目异

  于此正法毗奈耶中。虽复愚智俱从前际至于中际。并由二种根本烦恼。集成如是有识之身。此身为缘于外所有情非情数名色所摄所缘境界。领纳三受。然其智者。于彼一切前中后际。与彼愚者大有差别。当知此中。于其中际有差别者。谓由二种根本烦恼。集成如是有识之身。于现法中。此二皆断。断此二故。于当来世。无复有彼识所随身。是即名为后际差别。问何缘智者成智者性。答于现法中所有集谛。及于后际所有苦谛。皆离系故。问何缘愚者成愚者性。答于断彼二。无力能故。曾习圣教。名为智者。先已寻求智资粮。摄诸梵行故。于其圣教曾未修习。名为愚者。彼相违故。当知是名智者愚者前际差别

  2目世俗胜义

  复次于诸缘起。善巧多闻诸圣弟子。如实了知世俗胜义二谛道理。如实知故。于现法中有识身等所有诸法。了知无我。终不执彼为我我所。由于胜义得善巧故。无是邪执。于堕诸行相续自业所作有情。如实了知无有展转所能作者。亦无不作有吉祥义。了知是已。遂正勤修烦恼离系。由于世俗得善巧故。远离所有增益不实损减实事。彼现法中。于有识身先所造作。思所祈愿。思所建立。由誓愿故。即以闻思所成妙慧。缘起善巧为所依止。用奢摩他毗钵舍那修所成行。能随悟入。又于识触受想思身。历观为苦。又于爱身差别观时。当知即是观察集谛。彼于二谛有生灭智。如实了知。由因集故。如其所集。由因灭故。如其所灭。谓由定地世间作意。修习如是作意因缘。入谛现观。彼于先时。于世间集及世间灭。由闻思慧。说名善见。亦名善知。由修慧故。名善思惟。今于圣谛入现观时。名为善了。亦名善达。由尽所有如所有故。随其次第。彼于尔时。由闻思慧。名趣正法。由修慧故。名近正法。由谛通达。名证正法。又由趣由近正法故。名到源底。由证正法故。名遍到源底。又有学慧。名入世间出没妙慧。此无漏故。圣相续中而可得故。名为圣慧。能尽能出一切烦恼及诸苦故。名出离慧。最极究竟能通达故。名决择慧。彼既成就如是妙慧。复作是思。我当进断后诸所有一切烦恼。即于此事多修习故。于修道中。出余烦恼。尽一切苦。如是显示从初业地乃至获得阿罗汉果所有正道

  3目法尔

  复次由二因缘。于诸缘起及缘生法。建立二分差别道理。谓如所流转故。及诸所流转故。当知此中有十二支差别流转。彼复如其所应。称理因果次第流转。又此称理因果次第。无始时来展转安立。名为法性。由现在世。名为法住。由过去世。名为法定。由未来世。名法如性。非无因性故。名如性。非不如性如实因性故。名实性。如实果性故。名谛性。所知实性故。名真性。由如实智依处性故。名无倒性。非颠倒性。由彼一切缘起相应文字。建立依处性故。名此缘起顺次第性。又此二种善巧多闻诸圣弟子。于三世中如实了知。远离一切非理作意。于诸圣谛。能入现观。于诸外道诸见趣中。能得离系。如前趣等。广说应知。又彼缘起无始时来因果展转。流转相续。如来于此流转实性。现等觉已。以微妙智。起正言词。方便开示非生非作。当知此中无始时来。因果展转。法住法性。由彼相应名句文身。为令解了随顺建立法住法界种性依处

  4目此作等

  复次由二因缘。此作。此受。余作。余受。不应记别。云何为二。一者因果相属一故。诸行相续前后异故。二者所余作者受者不可得故。若于此论不受不执。以中道行如唯因果而正记别。亦无过失

  5目大空

  复次一切无我无有差别。总名为空。谓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补特伽罗无我者。谓离一切缘生行。外别有实我不可得故。法无我者。谓即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如是二种。略摄为一。彼处说此名为大空。谓若有离世俗言说妄见为依。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谓有别物异缘生法。或缘生法异彼属彼。此依妄见非住梵行。何以故。由如是见依止初空所治见转。非此见者应解脱故。或复即于名色所摄缘生法中。依如前说三种妄见。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命即是身。乃至广说。如是亦非安住梵行。何以故。由如是见依第二空所治见转非此见者。应解脱故。远离如是二邪见边。唯见因果名中道行。所知真如。名如实性。能知真如。名无倒性。于有诸行。假施设有。谓是诸行。诸行属彼。若依胜义有如是者。彼一切行若灭若断。云何可说此是诸行。或行属彼。由于尔时如是二种不可得故

  6目分别

  复次由二因缘。当知施设所有缘起一切种相。谓总标举。或别分别。云何为二。一如所有性故。二尽所有性故。云何如所有性。谓无明等诸缘生法。渐次相称因果体性。及有此因未断故。有彼果未断。此未断因生故。彼未断果生。如是名为如所有性。云何尽所有性。谓无明等诸缘生行一切种相。如彼无明。是前际无智。乃至广说差别体相。广分别名。应知如前摄异门分。建立分别。如前应知。如是名为尽所有性。即依如是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若总标举。若别分别。先总标举。说名为初后。即于此复广开示。说名分别

  7目自作

  复次由二因缘。自作苦乐。不可施设。不可记别。如是他作。俱作。俱非所作。无因而生。当知亦尔。云何为二。一者诸行如前所说无作用故。二者有余作者有情不可得故。此中诸行无作用故。此受此领自作苦乐。不应道理。又彼有余作者有情不可得故。余受余领不应道理。受所渴爱摄受他受。亦不应理。有诸缘故。诸受得生故。无因生亦不应理。是故远离前之三种恶因论边。后之一种无因论边。觉了如前中道行教。勤修正行能尽众苦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瑜伽师地论》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8】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