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古德所谓“截断众流”,开悟见性,然后悟后保任,打扫习气!不一一,敬祝法乐。
愚恒志合十
2000年4月17日
世春仁者有道:
兹有一事奉告,元音老人已于二月五日(初一)晚8点15分坐化,初坐椅上,突然起立,遂又坐下气绝,前后仅十五分钟,全身柔软,弟子们并闻异香,遗体已送普陀山化身窑,49天后荼毗,遵遗嘱骨灰抛入大海。
仁者可勿再致函,谨此奉告。(不追悼,不告别,其他一无举动。)顺祝吉祥。
愚 徐恒志 拜上
2000年2月
世春仁者:
函悉。“脉解心开”不妨试写,古人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身之与心固分而不分也。能“于心无事,于事无心”,不亦善乎。“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上师[元音老人,编者注]荼毗日期,将由普陀山安排,日期未定,又复路远,仁者勿必操心也。草复,即颂光明自在!贱躯尚好,祈勿锦注。
愚 恒志 和十
3月19日
世春仁者道席:
承寄来《禅》六册,已收到,谢谢!《和大德商榷禅法》一文,已阅竟。“那个”和“哪个”(也即that和what)历来有不同意见,多数以“谁”字指“哪个”。但正如仁者所说,似乎不够妥贴,因当时“参话”尚未盛行,大慧禅师在宋时才努力提倡,六祖以前皆是直指禅,故觉仁者所说,颇有义趣,若用“疑”情,岂能“言下大悟”?仁者所说,俱是正论,佛法无人情,提出来“商榷”,岂不可乎!
仁者所批意见,均略看未细阅,总觉的其中有批注得好的,如禅宗破初关,即有见地——破参见性,说似有二,实际不二;但也不宜苛求,如原文“没有咬到一颗米”,作为达到无分别境界,并无不可;若进一步讲,当然是“分别而不着”,所谓“念而无住,用而不着”矣。其他不再一一,请垂谅。大作附还,以免重抄之劳。顺祝为法珍重!
学人 徐恒志 和南
2000年5月24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故知不仅破“我执”,亦需破“法执”、“空执”之重要。
世春仁者慧眼:
7月1日手书,16日方收到,请释念。嫂夫人有腰间盘突出症, 宜治疗。务使恢复正常,才能继续打坐,否则易于复发。打坐宜气沉下丹田,以加速血液循环。“心密佛刹”之创办,固有利佛教,但申批不易,且当机颇难,障重者多也。至于保任除习,全在顺逆境中磨练,原非一蹴而就。其中隐现进退,只要不忘根本,似不得以退转名之也。
元音老人火化时确有许多舍利,但比较小,约芝麻大小。传愚接任“心密四祖”,纯属谣传,切不可信。草颂法喜!
愚 徐恒志 拜启
2000年7月18日
世春仁者慧眼:
函悉。以顺逆境界,陶冶身心,可谓修行人本色,初以顺逆境界磨练,继则“顺行逆行天莫测”,可谓善学道者矣。
我执已松,分别心息,回光返照,看是何物!“妙体虚幻”,但“无实无虚”,“恒沙妙用”,不离当体。
“灯笼缘壁上天台”,所答固好,不如对曰:“重叠关山路”。
“你看我现在是不是”、“吃饭自知饥饱”答得固好,但不妨说一句“作贼心虚”。愚于禅为门外,戏作对答,聊供一笑。顺祝禅寂。
恒志 拜启
2000年9月1日
世春仁者道席:
10月16日函拜悉。“开示偈”的“试参”,也拜读,明心以后,各呈见地,随意发挥很好!愚已迁入新址:----。以后来书请照上列地址,不再住在浦东矣!仁者参照得力,生理、心理都有变化,难得!祝今后身心康泰,六时吉祥,优游涵泳,亲得法益!
准备学商从贩,一切莫非因缘,心地明白后,穿衣吃饭,迎宾送客,皆是佛法,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也。草颂法乐!
愚 恒志 拜启
2000年10月23日
世春仁者道席:
来书所述二祖慧可断臂流血之行,根据记载是大师表示决心;“觅心了不可得”是后来亲见本来,忽悟实相,悟在大愿断臂之后,亦自然之境界,并无所谓“晚了一截”,也无所谓“被境迁转之嫌”。套用一句古德之言,是仁者“自生分别”也。
断臂与燃指,同为表示信仰之诚,又前者乃表决心,后者兼修苦行,其不同之处也。草复,即颂定慧庄严。
愚 恒志 合十
2000年11月30日
世春、淑琴二仁者道眼:
12月23日手书敬悉。公案就机作答,十分恰当!今一语相赠曰:“作贼心虚”。“昨日的是什么?”岂非“作贼心虚”乎!一笑。
仁者近年来,游心禅海,神机天纵。古人大事已明,仍有一个“如丧考妣在”,所谓“如丧考妣”者,悟后保任,随缘起修也。必历境锻炼,渐至根尘脱落,尚须打成一片,菩提道长,愿与仁者共勉之。顺祝寂照不二、法喜充满、新年吉祥!
愚 徐恒志 拜启
2000年12月29日
世春仁者慧眼:
寄老沪闵路之来函,已见到,知曾因病得益,确是观音大士、大愚师公不可思议的加持,亦是仁者至诚忏悔,专心修法的感应;特别痛苦之后,进入空灵寂灭境界,此古人所谓“不经大死,不得大活”之谓乎!幸甚幸甚!但古人有大悟一十八,小悟无数次之说,则此乃万里长征中之一步也。
至于五个“何期”,乃真实证到,十分亲切,我在五十年前,亦曾经如此境界,但此皆光影门头,切勿认真。古人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指无法向人言说甘苦之味,惟当人自知而已。至于此“冷暖自知”境况,若认为指色身冷暖之变化,则误矣。
总之,祈仁者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若得少为足,或以为即此便是,则又被调弄矣,祈慧眼印证之。当仁不让是在智者!不一一,顺颂新年百益,法喜充满!
愚恒志拜启
2月3日
世春仁者道席:
来函敬悉。所述“千座”终座之境界,诸境皆灭,无境依附,即此玄奥,其桶底脱落之先兆乎!我人本具无量光明,与诸佛同体不二,一旦根尘脱落,则菩提心中接佛光,光光互摄,缘起无尽,心佛不二,能所尽忘,虽华严境界,亦何多让,因本来是佛也。但去垢有深浅,光明有大小,既不能不敢承当,也不能得少为足。圆教初住菩萨,即能破无明,见法性,现身百界,八相成道,何况此后层层深进,非凡情可测。
归宗与南泉问答,均属弦外之音,不宜强作解会。昔华严禅师所谓:“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举心动念,又却不是也。”所谓“拟议即差”。六祖曰:“迷人口说,智者心行。”,此心行口说,亦属方便语,实际是“言语道断(非口说),心行处灭(非心行)。” 仁者且道是同是别?这个光景又是什么?
南泉问:“毕竟事作么生?”,已是“无事生非”,师打翻茶铫,亦只好不得已而用之。南泉不契,仍被境夺,师乃曰:“清水难消!”禅宗本系直指见性,人根渐钝,大慧禅师力主参话禅,此法不但用以起疑,亦以勘验学人,是否落着,是否上当?但法无定法,目前禅风,直指似比参话,更易得力,但也因人而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拟编写“勘南泉易,学赵州难”之宏文,略呈其所悟,饶益众生,岂不可乎!追忆元音老人,意弥善矣。
春寒料峭,诸多珍重!
大慧师偈曰:
转处孤危万事休,随缘得旨复何求。
群生造化乘斯力,一道灵光触处周。
即事即空无剩法,全心全佛有来繇。
填沟塞壑无人会,可笑骑牛更觅牛。
顺祝俪安,随缘自在!
愚恒志拜启
2001年2月15日
世春仁者道席:
来稿拜阅,禅味清彻,难得之作。近因太忙,故未细细推敲,反正,皆弦外之音,不劳着意分别也。
遵嘱原稿不再退奉。“夹山参船子”公案写得比较生动,其中有数处似需改正:
1、第13页“望望皆明其所指”,“望望”是否“往往”之误。
2、“心风(光)临机制(诸门),应缘映影,为念为语”。似有漏字,较难读通。
3、筏船(28页)似用“划船”为好,筏是竹排用以代船者,乃名词,以用动词为好。
4、第29页“以及目前健在的徐恒志.........”此句宜删去,我乃凡夫,名不副实,以删去为宜.千万!
5、古人有“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之语,何谓“家珍”?不可说,不可说!
6、原文太长,可否略加整理,使进一步条理化,重点突出夹山明悟光景,仁者以为如何?原文不违禅意,投寄刊载,并无不可也。草颂法喜!附随笔一篇,供参考。
愚恒志拜上
2001年9月22日
世春仁者道席:
4月23日函已收悉。节日期间曾至宁波居士林讲法,回来后休息身心,迟复为歉!
《路途风光札记》已阅,甘味之言,有益学人。普作供养,功不唐捐。试透广照禅师文亦已拜读,以心印心,共沾法益。至于拟编议透公案百则,似可暂缓。千座以后,重在悟后起修,勤于奋斗保任,对三毒、五欲、六尘境界,均须一一透过,不为所转,所谓:“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功夫无止境,菩提道正长,多用实际功夫,实为必要。一般来说悟后正修,一破一切破,一证一切证,圆教行人本无定法,但对见思、尘沙、无明粗细惑业必须逐步打扫,圆教初信菩萨,已能现身百界,八相成道,况其上者乎;且试透之际,难免识神用事,故敝意目前以刻意除习、破无明、见法性为主要任务。了生死、证菩提是己躬下大事,仁者以为如何,愿共勉之。复颂法喜无量。
愚朽 恒志 拜启
2001年5月9日
世春仁者道席:
手书敬悉。关于禅宗“拈花微笑”公案出处,自古来传说不一。有谓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谓此乃禅宗传心之根据,由来颇有争议。大…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辽宁宋世春居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