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1998年书信:
建才仁者如见:
来信已悉,知仁者在修心过程中,已能起用觉照,在力量上有所增强,很好,但对“不取不舍”,还不能正确掌握,今再说明如下:
一、修法之时,心不住于妄念,而是住在印和咒上,两耳也是听自念之咒音,不随妄念流转,这就是“不取”。但虽然“不取”,而心还想“舍”掉它,这“舍”就是要想去掉妄念,或想压住妄念,不使分别,但如石压草,草仍要生。故骧公所说:“正坐定心,百物不思,是外道修法,这也叫无想定。”
二、须知对妄念既已“不取”,就不着意于妄念上。既不着意于妄念上,那又何必舍它,若不取时,又要舍它,这就是“压念”,本已息下,不流转,又要去“舍”它,这就成头上按头,欲舍反留。
三、心念刹那生灭,修心人就在生灭处,回光返照,不令它住着,若硬压它,不但违反“本空”,而且易出毛病。总之上座时一切不理以修定,下座时观照此无念境界以修慧,定慧并修,不久功夫便会成片。(拙作《学佛是怎么一回事》中观心一节,希细细揣摩、体会,这便是观照的善巧方便,文字不多,但很精要,可以此为标准。)
四、您说:“若不叫它停,便流浪而去”,实际上这“叫它停”一念,也是妄念,不理它,反能平安无事。
五、念念在觉,不但是观当下一念,还要把这一念化空,才叫觉。如果我们能时时空、时时觉,觉在眼前,觉在当下,就能时时解脱,时时自在。
六、众生本来成佛,是说矿中原来有金沙,但无始以来夹有泥沙,故叫“无始无明”。若矿中原无金沙,则就无法炼出金子来,此问题,请看拙作《论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作为参考。
某居士很热忱,希望我到保定来,但我自忖,年龄太大,84岁的人毕竟行动不便,故来保之事,很难成为事实,请诸仁者,给予谅解,谢谢!草复顺祝
精进不懈。
愚 恒志 拜启
1998年7月23日
1999年书信:
建才仁者道鉴:
祝在新的一年中,合府吉祥,一切平安遂顺,道心坚固,妄心、执著息下,进入无住无相的空有圆融,动静不二,随缘自在境界,在菩提正觉道路上进一步有所进展和成就。顺祝吉祥愉快!
愚 恒志 拜启
1999年2月8日
建才仁者慧眼:
4月4日函敬悉,问题谨告如下:
一、法本后“随心陀罗尼”可随时加修,有空就修,不限时间,此是心中心印咒以外的加修,以增助力。但最好也结手印, [手印结法略去,编者注。]但此咒印不修也可,六印已足够了,心不集中,多有何用?
二、明慧修二、四印又修六字明两小时,可不必这样,就修二、四印也可治病,尤其是二印,可治病、开慧、消业,力量很大,信心足,便有力量。修法不宜太杂,一门深入,便得定开慧。顺祝安祥宁静!
恒志 合十
4月19日
建才仁者道鉴:
7月8日来信收到,勿念,近谅平安吉祥。
仁者能方便开示学人,甚好。至于在修行道路上进退定乱,常有变化是正常现象。关键是烦恼来时,照常处理,处理毕,就一切化空,心不留恋,逐步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即清净心,定力足,慧力自强矣。对身执著较重即是“我执”,凡夫的通病,故要修定慧以对治。常常念起即观,能加座修也好,但也须放下化空,境来不理,随缘应付,心不粘著,便是化空,心空、慧开、苦除,得自在快乐。
明慧的朋友是夙世可能做过道家功夫,故有飞升、自顶门而出的感觉(俗所谓走阳神一类),但此事容易著相著魔,目前请她修念佛法门,一切勿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然太平无事。其实打坐修心并不妨碍,就是种子翻出时,境界现前,不去理会它,能教她修六字大明咒也很好,不必惊慌、恐怖。久久,自然平安无事。
明慧的信未见到,人生无一不苦,总须看破无我,才能除一切苦厄,不学佛法没有出路。近忙,故不一一。顺祝随缘自在!
恒志 拜启
7月16日
2000年书信:
建才仁者:
函及照片,均收,在此谢谢!下答所问:
1.一切罪业,都是自己心作,心生心灭,如幻如化,但既作之后,凡夫执著前境,便感苦恼而成苦极。如能忏罪和念佛转化,则一句弥陀,能消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念佛灭罪,实际上虽仗佛力,亦即自力,若自力不强、不相应,罪仍难消,故他力即是自力,毕竟不二。
2.“心本无生因境有”是凡夫境界,所谓随境流转。“心净则佛土净”是佛、菩萨境界,定慧力强,则心能转境,凡圣界限,即在此“能转”与“不能转”。不能转时,念佛、念咒,求佛加持,也是妙法。
3.学佛人虽心不分别,不起人我是非之见,但好坏是非仍了了分明,此即智慧,名自然智,体必有用故。若有定无慧,便非真定。
4.魔趁虚而入者,必是“顽空”,自性实未证实,故遇境仍被流转。心乱容易入魔,当知“乱”即是魔,此时若能返观或念佛,则乱心便成觉境,魔便无迹可寻了。顺祝安详。
恒志 合十
11月27日
2002年书信:
建才、明慧二居士:您们好!
来信都已收到,问题敬复如下:
1. 受过菩萨戒吃肉、吃辛、饮酒算是犯轻戒,得轻垢罪,可在佛前至诚忏悔,后不复犯,念四句偈“我昔所造诸恶业……”,这是事忏。理上应明白“罪性本空,放下便了。”“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知罪性本空,罪不可得,这是大乘忏。理事并忏,众罪消灭。
至于“沽”酒,即卖酒与人,是十重戒之一,与饮酒不同,此戒不能开。即受菩萨戒人,决不能卖酒求利。
2. 明慧居士过去受伤,因修心中心法而痊愈,现在重修,反而增加痛苦。由于年龄增大,老病难治,现在看来,不必再修心中心,勉强修法反而不好,可换修净土法门。每日早晨念一小时,不用盘腿,就是平坐,但要手结弥陀定印或法界定印,两耳听弥陀圣号,晚上再念一小时,一天两小时,力量很大,可以愈病消灾,减少痛苦,得定开慧,往生西方,下定决心,一样可以愈病消灾,请照这实行,腰痛不必硬坐,反而增病。法无定法,要对机说法,不能呆板一成不变,要以求生西方为主,跳出六道轮回。好吗?
念佛号、听佛号就能得定开慧,心中心不是唯一法门,可以改变,莫顾虑。愿力坚强决定往生。行住坐卧不离念佛,就能得定开慧。二张字幅寄上,请分用。即颂夏健。
恒志 合十
2002年8月5日
明慧仁者慧鉴:
来信收到。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凡修心的人,修戒定慧,心定则神宁而气旺,抵抗力强,外邪不易侵入,故修行可以转变色身,有病方便调伏。
二、修心的人,在修时往往妄念愈多,这是好的现象,因过去藏在第八识中的垢秽、杂念,都被功夫逼急而翻腾出来,所以不要怕,让它翻,翻至彻底清净就得定开慧了。所以越修越乱这是好事,与不修时的乱是不同的。妄念乱糟糟,来时,一心念佛,听佛号,不理妄念,不取它,不舍它,自然息下。
座下修心方法,以观心,不被妄想牵着跑,不睬不理最易得力。如无法下手,则用念佛方法,一面念,一面听,妄念自然空净。念佛、观心都是最善巧的法门。(观心就是看念头)
天天、刻刻用功,持之以恒,必定心定慧开,满其所愿。此颂净安。
恒志 合十
2002年9月26日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保定刘建才、明慧两位居士》全文阅读结束。